目前分類:專欄 (39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盤勢分析:今年以來,全球政治經濟環境可說是驚濤駭浪,英國公投脫歐、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義大利憲政公投未過關等事件陸續發生,金融市場對類似訊息的反應卻是日益淡定,意味著 :「資金行情」逐漸功成身退,「景氣行情」登場接棒,本欄強調的「跳恰恰」,金融市場由以往的信心不足,利空急殺,利多猛搶,轉而進二退一,震盪趨堅的現象逐漸浮現。

美國聯準會將在13~14日舉行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根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數據,升息一碼的機率高達94.9%,這在以往被視為大利空,美股卻是頻創新高,帶動全球金融市場齊步走,雖說有「川普效應」,嚴格而言,真正因素是基本面展望更加穩健。

 
 

根據OECD在美國大選後發布的報告,預估全球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為2.9%,而2017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3.3%,相較於9月份的預測值為3.2%是上修,況且,2018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達3.6%,是2011年以來最高的成長數字,換言之,世界景氣將從明年開始成長加速,股市正在反映此一趨勢。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寒風來襲,氣溫陡降的氣候中,「景氣行情」細火慢燉,正式接替「資金行情」登場演出。

目前正處於景氣復甦期,牛市來臨,消息面只會改變腳步,不會影響中期上升軌道趨勢。檢視全球最新數據,各主要國家經濟都踩著穩健步伐前進。12月初新公布的全球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2.1,其中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製造業指數,從10月的51.9上升至53.2,中國大陸官方製造業PMI為51.7,優於預期的51;全球服務業PMI為53.3,美國11月ISM服務業PMI為57.2,亦優於預期,大陸非製造業PMI上升至54.7,較上個月增加0.7,均高於50的多空分界。

中經院公布11月台灣製造業PMI是第九個月呈現擴張,且指數來到57.3,為2015年4月以來最高點,符合全球經濟成長局勢,有意思的是六大產業出現近兩年來首次未來景氣狀況都是擴。

然而,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則是49.8,連續第二個月緊縮,且全體非製造業(教育暨專業科學、批發、營造暨不動產、住宿餐飲、運輸倉儲、金融保險、零售、資訊暨通訊傳播業)未來六個月景氣狀況指數是連續第18個月呈現緊縮。

非製造業以服務相關企業占大宗,據國發會資料,2015年我國整體服務業占經濟成長率比重為62.8%,平均就業人數660.9萬人,占總就業人數比重為59%,不論在產值和就業人口都過半,其現況和未來發展在全球經濟一片欣欣向榮之際,卻是冷颼颼,無怪乎民眾對「經濟好轉」無感,預估如何刺激需求,將是未來政府努力重點。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盤勢分析: 浪花四濺,不會改變海浪拍打的方向,國際政經局勢震盪,也未更動這次景氣復甦的循環,基本面雖然爬升緩慢,仍成為回檔的支撐,景氣行情,已經接手這波的多方攻勢。

國發會新公布的10月分景氣對策燈號連續4個月是綠燈,綜合判斷分數較上月增加1分至24分,而領先指標不含趨勢指數為100.82,較上月上升0.21%,呈現第8個月上揚,意味著這次的復甦,有機會持續到明年第一季況。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候異常,但總是有跡可循。台灣四季分明,雖然11月初室外還超過30度有如夏季,不旋踵東北季風南下,該來的冬天還是來臨,季節,就是循環。景氣和股市亦是如此。由大眾熟悉的景氣對策燈號觀察,自去年6月進入代表衰退的藍燈後,到今年7月轉為意味復甦的綠燈,景氣,終於由谷底走向復甦,台股,也在國際政經驚滔駭浪中,步步墊高。

當景氣低迷,大型企業在資源上比較豐厚,是法人較敢承接的重心。過去一年,台股報酬率約9%,代表大型藍籌股的台灣50報酬率約15%,但代表中小型股的中型100報酬率僅2%,的確反映此一現象。但當經濟確認進入向上循環,中小型企業具備經營靈活度,業績基期也較低,容易有表現,落後的股價開始有急起直追契機。

對中小型股有利的另一個因素是匯率。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在今年1月21日見到33.821後大升小回,在9月22日出現31.16,以出口為導向的企業幾乎每季財報都有匯兌損失,中小企業因避險措施不足又更嚴重。如今,川普勝選和12月升息預期的刺激下,美元指數突破100整數大關,創2003年4月以來高點,第4季新台幣兌美元已貶值1.9%觸及32關卡,對財報將不再是阻力,而是助力。

從資金面分析,外資連續五年加碼台股,今年一度買超逾4,000億元,也推升台積電等權值股大漲小回,業內只有跟隨此一情勢方有利可圖,惟10月26日起外資操作轉趨保守,陸續調節持股,目前降到3,100億元的年度淨買超,如今雖不再出現像11月11日的239.6億元般驚人賣壓,也未積極回補,感恩節後,外資操盤手逐漸歇手,進入休假或結帳階段,對台股影響暫歇,台股將轉由本地資金主導。

歷年以來,年底常見「作帳行情」,即法人在特定期間,積極進場刺激重點持股股價,以達到美化帳面或提升投資組合淨值的目的,內資法人作帳重心均以中小型股為主,其中原物料相關族群可能是黑馬,近期塑化、紡織、橡膠等震盪趨堅,波羅的海運價指數三個月大漲70%,全球最大鋼廠阿賽洛米塔爾年度漲幅已達134%,中國黑色系商品期貨強勢演出,透露此一趨勢。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市人氣低迷,大家到底在憂慮甚麼?

升息,應該不用擔心。根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美國聯準會(Fed)在11月1~2日舉行的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通過升息機率為9.3%(10月27日截止,下同),不到一成,預估12月升息機率則高達71.4%,看來11月來自Fed的變數暫時降低。

美國總統大選在11月8日舉行,是導致觀望氣氛的主要原因,雖然目前民意調查數據看起來是希拉蕊.柯林頓略占上風,不過投資者擔心的是「意外」,萬一要是川普當選,該如何反應?

其原因是美國總統在外貿、移民、能源和Fed主席任命等事務,不必經國會同意,川普如果當選把地表第一強國的國事當成「一場秀」是最大風險。由於川普採取保護主義,經濟復甦可能更遲緩,貿易壁壘也將對新興市場產生負面影響,加上移民問題,鄰近的墨西哥將首當其衝,中國也難置身事外;再者,川普對升息態度偏向鷹派,揚言撤換葉倫,如真實現,美元將因拉高升息預期走強,股市可能因風險趨避走低。

統計近百年來,共和黨如勝選,美股上漲機率和幅度低於民主黨,如川普贏了選戰,股市可能偏向疲軟,柯林頓勝選,則股市上漲機率高。因此,從黨派和候選人各層面推測,川普勝出是「利空」,柯林頓勝選是「利多」,當然,也必須要觀察選前股市動向,由於柯林頓民調結果較佳,如大盤繼續走高,柯林頓的勝利會否是「利多出盡」,則必須納入風險考量,所以,投資者步步為營,也在所難免。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喜歡一部電影-「當幸福來敲門」,這是一部真實故事改編的影片,描述美國賈納理財公司執行長克里斯賈納的奮鬥經歷,劇中他和兒子的親情令人動容,常會互相說笑話、故事給對方打氣。搬上銀幕後,主角則是好萊塢知名影星威爾史密斯,他現實生活中的兒子傑登史密斯,就飾演劇中的兒子克里斯多佛,兩人互動親密,增添整部電影的可看性,相信許多人對這部電影記憶猶新。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電影裡兒子對父親說了一個故事 : 「有一個人溺水,一直對上帝呼救,然而一艘船靠近,溺水的人說已經向上帝求救了而拒絕,接著來了第二艘船,他也這麼說,最後這個人溺死了,到了天堂就跟上帝抗議,為什麼都不回應他的求救,上帝說,我不是派兩艘船去救你了嗎?」。這告訴我們,傻傻地等待,有時候就這麼錯過幸福。

 

幸福容易錯過,「機會」也是。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盤勢分析:全球矚目的美國總統大選即將投票,到底是希拉蕊,還是川普,會成為目前地表最強大國家的領導人,專家眾說紛紜。金融市場則是自行反應,當希拉蕊聲勢上揚,股市上漲,川普民調走高,股市重挫,顯示投資人對希拉蕊「比較放心」,川普則因不確定性高,被視為「帶來利空的變數」。不過,仔細思索,希拉蕊是資深的政治家,立場明確,川普至少是成功的房地產商人,即使真的坐上大位,應不至於有太離譜的表現,也無須過於憂慮。

美國總統大選之後,套一句台灣投資人不陌生的話:股市還是「回歸基本面」,重點在經濟有無表現,才是主導股市走法的重點。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撼動市場的美國大選,共和黨在總統和國會大獲全勝,對政策主張推動有利,其大方向為大幅減稅與擴大基礎建設支出,可望推升美國經濟,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可望上調,這也是選後美股上漲的主因;其次,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任期到2018年2月,雖不會辭職,但在談話中透露出升息訊息,12月13~14日舉行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調高利率將是在所難免,全球的資金超寬鬆環境不會再持續,但也意味著景氣復甦步伐穩定,此為正面影響。

市場憂慮的是,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曾指出,中日墨台韓為匯率操縱國,且對中國大陸產品課徵45%的高關稅,也反對自由貿易協定,要廢止或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與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這些行動如真實施,恐引發全球貿易戰。

觀察選後,TPP要角日本首相安倍和川普會談,會後表示「川普是可信賴的領導人」,似乎已經減緩緊張,本欄曾指出川普其實是「成功的商人和節目主持人」,比一般政治家更了解民眾,也更具彈性,先無須悲觀。

真正的煩惱為「反全球化」的浪潮恐超乎預估,這也讓在12月4日舉行的義大利憲政公投風險升高,反映這個變數,義大利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跳升突破2%,是2015年7月以來的高點,如果公投否決改革,義大利總理倫齊是否宣布辭職,因而導致國會提前舉行大選,進而使得主張脫歐的「五星運動黨」更上層樓,將再引起歐元區裂解恐慌,這是即將到來的議題,來自國際的緊張氣氛一時不易消除。

外資減碼風險性資產,新興市場首當其衝,相關ETF如EEM和VWO本波回檔逾6%,外資也對今年以來一路看好的台股開始調節,自10月26日起的18個營業日(11月18日止)中,僅11月8日買超22億元,其他17天都是賣超,金額達1,165億元,今年以來買超金額縮水到3,118億元。影響所及,台股指數也從10月25日的最高點9,399點一路下滑,最低出現8,879點後才反彈。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盤勢分析:「忐忑不定,心神不寧」這不只是希拉蕊和川普競選團隊的心情寫照,也是全球金融投資者坐立難安的來源,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在11月8號投票,政治場面熱鬧,失言、電郵門、性騷擾、現在連FBI都現身,由於市場普遍認為提倡保護主義的川普勝出是「利空」,希拉蕊營勝選是「利多」,隨著川普聲望反攻,股市也應聲回檔。

面對混亂,預測誰會當選就沒有太大意義,因為雙方民調接近平手,未來一周還可能有「密技」出籠,結果一夕數變;況且,先前希拉蕊民調結果較佳,大盤處於高檔,如果真的勝出會否是「利多出盡」,或者如川普真擊敗希拉蕊,市場也可能以「利空出盡」視之,預測結果無法供投資決策參考,還是回歸基本面,檢視經濟成長能否持續,方為王道。

美國剛過的萬聖節糖果消費金額可望成長5.5%,比過去兩年的增幅還要大,顯示消費者的需求仍在,而9月新屋銷售經季節調整後為59.3萬戶,接近九年來高點,房市略有降溫,但未反轉,景氣溫和成長的趨勢沒有太大改變,而11月1-2日召開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升息可能性不大,資金寬鬆的大環境不變。

台灣的景氣亦向上,新出爐的第三季概估經濟成長率(GDP)為2.06%,較8月預測值增加0.07%,主因在於半導體市況轉旺、行動裝置推陳出新,帶動出口升溫,因此,今年經濟成長率應可達到1.24%,確實是下半年比上半年好,至於能否達到「明年又比今年再好」就有待努力,至少經濟領先指標是往上,年底前持續復甦沒有問題。

操作建議: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盤勢分析:「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可形容在此資金與景氣行情交界點的投資人心情寫照,加上國際政經變數如同今年的氣候一樣捉摸不定,美國升息和總統大選,義大利憲政公投等重大議題,增添操作的難度,惟資金總是來去如風,景氣方為主導中期股市趨勢的力量。

美國聯準會在11月1~2日召開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升息的機率僅8.3%(10月14日截止)微乎其微。Fed主席葉倫拋出「暫時維持高壓經濟」的說詞,立場偏向鴿派,因此仍是12月升息可能性較高,且未來步調也是緩慢,近期猛衝的美元漲勢可望趨緩甚至回檔,市場緊繃的氣氛也可望鬆弛。

 
 

目前台灣的經濟確實進入成長循環,行政院長林全在答詢立委時指出,我國經濟成長率在今年上半年不理想,但就趨勢而言,下半年比上半年好,明年又比今年再好,綜觀各項總經數據,景氣對策燈號、採購經理人指數等指標也顯示復甦有望,無須因眾多雜訊而過度悲觀,等到風吹草動、股市大幅震盪時,低接即可。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光輝10月來臨,以往此時是秋意上心頭民眾開始賞楓時節,今年等到的卻是「颱風」,全台陰雨連綿,氣象專家直呼異常,也有學者指出可能和「反聖嬰現象」有關,大自然趨勢力量驚人。

金融市場亦是如此,金融海嘯以來,各國政府和央行積極救市,在需求不振下,「QE」或「QQE」等量化寬鬆陸續出籠,雖讓投資者喘口氣,但景氣自有其循環之道,當貨幣政策到極限,財政方法還沒到位,即使資金史無前例的充沛,經濟成長仍是微弱。

國際貨幣基金(IMF)10月剛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維持其對全球經濟成長疲弱的預測,也提出經濟可能會持續停滯的警告,今年全球經濟成長3.1%,幸而明年3.4%成長高於今年,但其中台灣經濟成長率是下修,先前亞洲開發銀行(ADB)也做出類似結論,吾等須警惕。

檢視業績,上市櫃公司9月營收2.81兆元,較上月成長9.2%,但較去年同期略減1.6%,「雖可接受,但不滿意」,且單月營收創歷史新高的公司79家,居然較8月的86家還少。原因之一是中秋節連假與颱風假合計減少四個工作日,所以沒有展現旺季成長效益,以正在出貨高峰的半導體搭配蘋概、散熱等支撐大局。因此,未來10月營收成長力道,將是基本面是否真正復甦的觀察點。

其次,各企業第3季財報也陸續出籠,從國際角度觀察,一開始打頭陣的美國鋁業獲利不如預期,單日股價大跌11.4%,讓全球投資者嚇出一身冷汗,不過和台灣來往密切的是處理器大廠英特爾,其曾提及對下半年PC景氣由谷底好轉有信心;再者,25日的蘋果財報,將顯示出iPhone 7真正銷售狀況,這兩家科技大廠是法人追蹤的重中之重。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盤勢分析: 全球資金超級寬鬆眾所周知,問題是景氣能否好轉,進而使股市從來去如風的「資金行情」,轉向慢條斯理的「景氣行情」?

答案,是肯定的。中經院新公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走高到4月以來的高峰56.5%,6大產業項目中,電子暨光學、電力暨機械設備、化學暨生技醫療與交通工具等產業都呈現擴張,只有食品暨紡織和基礎原物料產業轉為緊縮;而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雖然下滑至51.0%,仍維持在50的多空分界點之上,八大產業中,零售業、教育暨專業科學業、資訊暨通訊傳播業、金融保險、營造暨不動產與批發業都是擴張,運輸倉儲持平,僅住宿餐飲業緊縮。

 
 

這波的景氣暖流,全球都感受得到。中國官方的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4%,和上個月相同,其中新訂單指數持續擴張,另一個民間的財新中國製造業PMI為50.1%,較8月微升0.1個百分點,看起來大陸製造業已經回穩;弱勢已久的日本製造業PMI上升至50.4%,越過50的榮枯線,是7個月以來首次的復甦;必須追蹤的是美國,其8月的製造業PMI從7月的52.6%掉到49.4%,著實令人意外,目前市場預估ISM將公布的9月製造業PMI將反彈到50.5%,如真如此,經濟復甦的腳步將更加穩定。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暑假結束颱風季節將過,卻接連出現三個強颱讓民眾措手不及,民生經濟慘遭損失,實是「天有不測風雲」。股市亦是如此,資金前所未有的寬鬆,指數卻是顛簸前進,正因國際變數莫測。

年底前,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頭等大事就是美國總統大選,這次民主黨的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雖然有電子郵件等醜聞纏身,但整體而言,表現中規中矩,變數則是在共和黨候選人川普,他常口無遮攔且偏向貿易保護主義,如當選會增加政策的不確定性,被視為是金融市場的負面因素,先前兩人支持率一度不相上下,股市賣壓沉重。觀察指標在於第一場電視辯論,辯論後民調結果顯示柯林頓占上風,風險資產如股市和新興市場貨幣強彈,國際投資者暫時鬆一口氣,但仍是揮之不去的陰影。

另一個黑天鵝是義大利,其憲政公投將於12月4日舉行,總理倫齊曾提出若無法過關將下台,由於近期歐洲民粹主義興起,對現任執政黨不利,德國總理梅克爾就在地方大選慘敗,可是這個公投如失敗、倫齊真的辭職,其後的改選可能由疑歐派且剛拿下羅馬市長的五星運動黨勝出,則義大利脫歐可能性將遽增,加上義大利銀行業有歐元3,600億元的不良貸款,如何救援是燙手山芋,處理不當會否產生金融界蝴蝶效應,應密切注意。

海外烏雲密布,幸而台灣經濟情勢出現喜訊。國發會剛公布的8月景氣對策信號持續出現綠燈,綜合判斷分數還較上月增加2分至25分,為工業生產指數及製造業銷售量指數轉佳,代表景氣穩定復甦;領先指標不含趨勢指數為101.16,較上月上升0.82%,是連續六個月上升,意味著進入第4季,基本面回溫的趨勢將會繼續下去。這代表資金行情攻擊後,景氣行情可以接棒,只是前者又急又快,後者則是慢慢吞吞,加上指數位於高檔,慎選個股更為重要。

8月外銷訂單379.3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次高,歷史上最長的16黑衰退期終於告一段落。振奮人心的是,9月的外銷訂單金額將再走高到415億到430億美元,且到年底都可望是正成長,這是營收成長的保證。以接單貨品別區分,電子產品及資訊通信產品年增率分別為16.5%、6.6%都創歷年同月新高,高科技股仍是主攻部隊。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升息預期造成全球股市重挫?」 這個煩惱其實不用太過擔心,從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來看,聯準會(Fed)在9月20到21日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達成升息共識的機率只有15%,升息的可能性不高。不過,這對金融市場可能算不上是好消息,因為短期內不容易利空出盡。

投資者擔心的第一件事情,應是將在11月8日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目前選情呈現膠著狀態,原本領先的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傳出健康狀況不佳,和共和黨候選人川普民調數字拉近,甚至於在CNN的民調中,希拉蕊已經被川普超前形成「死亡交叉」,由於川普偏向保護主義可能引發貿易戰爭,進而拖垮美國經濟甚或進入大衰退,當川普聲勢上揚,美股激烈動盪難免。雙方的首場電視辯論將於26日開始,情勢緊張,投資者拋股避險。

再者,義大利憲政公投將於年底前舉行,雖然較原訂10月的日期延後,但仍是歐洲政局變數。原因在於義大利總理倫齊原先宣稱,若這個簡化國會審查程序加快法案通關的公投不成功,將辭去總理一職,國會也將提前改選,由於疑歐派的「五星運動黨」剛在義國地方選舉大勝,英國脫歐公投的模式是否在義大利重演,令人疑慮,近期倫齊態度軟化,仍是隱憂。

基本面缺乏動能也是問題。根據研調機構Factset的分析,S&P500大企業的獲利年增率已經是連續五季下滑,本季的預估年增率是-2.0%,為2008年以來首見,這500大企業未來12個月的本益比為17倍,五年平均本益比為14.8倍,十年平均本益比為14.3倍,但S&P500指數8月還能創下2,193點的歷史紀錄,寬鬆資金環境支撐股市明顯。所以,9月9日S&P500指數以2.45%的長黑跌破近兩個月以來的區間下限2,147點,資金撤出意味濃厚。

原先的資金熱潮讓外資將台股拱上今年高點9,278點,可是外資在台股連續五天賣超,加上中秋連續假期節前賣壓,還有颱風攪局,短短五個營業日台股指數就接連摜破10日線、月線、9,000點整數關卡和季線等重要支撐,本波牛市攻勢可能暫告中止。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盤勢分析:美國聯準會(Fed)將在本周召開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升息的議題再度引起市場討論,根據芝加哥交易所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這次(9月20~21日)的會議升息機率僅12%,加上月初公布的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的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4,低於上個月(7月)是52.6,也和市場預期的52.0相差甚遠,7月的企業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減少0.8%,出現連續第19個月的下滑,這是1993年開始統計以來最長衰退紀錄,經濟復甦強度有減緩跡象,短期內,Fed升息的可能性不高,年底動作機率較大。

較大的變數是日本,由於日本央行也在本周召開貨幣政策會議,但其國內經濟和物價面臨下行風險,預計將討論進一步加深負利率、調整資產購買規模或更改買債年期等措施刺激需求。值得留意的是日本債券在本季跌幅不輕,新的政策救市,也可能對債市將造成動盪,大筆資金進出衝擊日圓的匯率,韓圜、新台幣難免都受到影響,股市也會受波及,9月以來,國際股市的回檔多少反映出投資者心態之保守,樂觀之餘,仍應謹慎。

 
 

台股指數在破季線後,以帶量長紅迅速回補9月10日的向下跳空缺口,化解頭部形成破頸線危機,止住技術性停損賣壓,意在8,979點上升中的季線可視為是下檔支撐,惟接下來,多方必須克服前波的9,278點,才能將高檔震盪的線型扭轉成攻擊態勢,要完成此一任務,法人買超回籠和成交量維持在千億兩個條件缺一不可。若挑戰前高不成,短期再測季線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盤勢分析:景氣,仍是溫吞。權威機構國際貨幣基金(IMF)對於今、明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一直持保守態度,主因在於決策官員未能有效解決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問題,雖然已經5次下修預估值,由於局勢並沒有明顯好轉,甚至於還可能惡化,宣稱有可能再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此即是本欄在上半年提及的「顫抖式的L型成長」,民眾的感受就是沉悶。

對資本市場而言,景氣復甦乏力固非好事,但也意味著升息的可能性降低。美國8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僅49.4%,也低於預期,從期貨觀察9月份升息的機率下降到21%。不過,根據統計,8月的非農就業數據以往常會偏差,被稱為「8月魔咒」,未來會否修正,有待繼續觀察。

 
 

國際政經環境仍是暗潮洶湧,美國總統大選在11月8日舉行,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民調自8月起領先,但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奮力拚搏,資本市場一向厭惡變數;再者,義大利在10~11月將舉行修憲公投,現任執政黨總理倫齊如失敗,將引起國會改選甚至於脫歐公投等一連串的動盪,由於義大利使用歐元,衝擊將超過6月的英國公投脫歐,正處於高檔的股市,風險增高。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景氣,正在復甦;台股,陷入整理,一路加碼的外資開始調節持股,資金行情是否已經退潮,基本面能否適時接棒攸關後勢。

目前看來,股市縱使回檔應有限,因為經濟確實回春。根據中經院新公布的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上升到55.0%,六大次產業中,電子暨光學產業已連續六個月看好未來景氣,化學暨生技醫療、食品暨紡織產業、電力暨機械設備也對未來六個月景氣樂觀,只有交通工具為持平,基礎原物料產業則是保守。

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數據為52.5%,是第三個月的擴張,對未來前景樂觀的是零售業、金融保險業、批發業與資訊暨通訊傳播業,而教育暨專業科學業持平,保守的則是營造暨不動產業、住宿餐飲業與運輸倉儲業。

國發會新公布的7月景氣對策信號亦是轉為綠燈,這是17個月來首見,綜合判斷分數較6月增加3分至23分,而領先指標不含趨勢指數為100.14,較上月上升 0.63%,是連續五個月上升,也印證台灣景氣走高的趨勢不變,成為股市未來走勢的支撐。

產業中,高科技業持續暢旺,電子指數本波從5月的314.1漲到8月的376.05,三個月不到漲幅達19.7%可謂突出,原因是外資前仆後繼買進,基本面也有所支撐,力道來自新款iPhone將上市,非蘋系列手機也推新機,相關供應鏈自5、6月即開始拉貨所致。惟當電子股漲勢鈍化,誰能接棒演出為後續行情關鍵重點,如今看來,雖然原物料、不動產和陸客相關產業仍在谷底,其他傳統產業股和金融股的發展已然回溫,醞釀補漲機會。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可惜,我選的股票終於漲了!只是權證已經快到期,價格下跌很快,把現貨的獲利都吃掉了。」「好險,我買的股票沒多久就上漲,權證上升的更多! 」

同樣進場,選股也對,只是A檔早一點漲,就能夠現股和權證兩頭賺,另一檔B晚點漲,卻變成現貨賺到,權證則因時間價值流失而賠錢出場,待遇天差地遠,那有沒有簡單又有效的方法,能夠選到比較快上漲的個股,而不只是碰運氣的亂槍打鳥?

找出主流股,會是提高勝率的好方法。如附圖,分別是電子指數(棕色)、電子指數權證(藍色)、金融指數(紅色)、金融指數權證(橘色)的走勢圖。在今年5月一開始的時候,正好是產業淡季台股偏弱,電子股和金融股都陷入整理,權證則因現股沒行情而走跌,這是整理時期常見現象,隨後因外資持續買超跌幅縮小,權證跌幅迅速收斂。

 

分享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年台股的除權息旺季都在7到8月,正好也是暑假的時候,成交量雖然比較清淡,行情卻是劇烈波動。去年的8月,正逢景氣下滑又擔心美國聯準會升息,全球金融市場劇烈走跌,台股因棄權息賣壓雪上加霜,指數殺到7,203點引起國安基金介入護盤,才止跌回穩。今年卻和去年相反,外資大舉進場,台股和新台幣演出「雙漲」行情,加權指數從5月中旬的7,999點,一路大漲小回到8月的9,200點,新台幣則是由32.795兌一美元開始升值,資金推升,讓台股今年「沒有暑假」。

由於外資是本次牛市最大推手,台股畢竟漲了三個月,是否能持續下去,還是快要告一段落,成為多空論戰的焦點,外資進出動見觀瞻。值得留意的是,新台幣這波升值在11日見到31.165兌一美元的高點後整理數天後,開始呈現多天單日貶值逾1角的情形,鄰近的韓元也轉趨弱勢,如果這是外資閒置資金先行離場,意味著後續加碼資金告一段落,「資金派對」曲終人散。

今年暑假外資對台股關愛有加的原因之一,應是著眼在台股的高殖利率,先除息的台積電三天填息,是2011年以來首見,點燃除權息的多頭主軸,如今除權息行情將近尾聲,即使有iPhone雙鏡頭題材加持的股王大立光,填息走勢居然虎頭蛇尾,除股價已高外,和外資買超不再有很大關係,未來會否反手減碼是一大風險。幸而台股基本面烏雲漸散,逐漸好轉,股市縱有拉回,重挫的可能性也不高。

上市櫃企業的上半年共獲利7,68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0.7%,主因在於電子股中的蘋果供應鏈,其iPad、iPhone等產品銷售不如預期,拉貨力道不足,光電族群中的面板如群創和傳統產業中的海運如陽明虧損數字不小,不過再細分,第2季的上市櫃企業獲利4,166億元,雖然仍較去年同期減少16.1%,但是比起第1季則增加了18.4%,光15家金控就貢獻逾百億元的獲利成長,再者,人民幣貶值,也使得多家企業如英業達、和碩、聯強、勝群等出現匯損,實則本業沒那麼差,代表經濟成長確實由谷底回升。

本季佳音頻傳,高科技股的部分,蘋果新機應於9月問世,供應鏈已見拉貨力道,至少會比上半年好,面板則是傳出「十年一見大行情」,友達稱大中小尺寸都無法滿足客戶需求,下半年旺季像「夏天一樣熱」,這兩大族群將是第3季的重心;傳產股則因原物料價格反彈,塑化、橡膠、鋼鐵等類股獲利否極泰來,台泥就發出產業好轉訊息,華夏等表現強勢;金融股因為有現金股息入帳,加上市場熱絡,投資部位獲利可期,財富管理業務也容易推動,整體獲利應持續上升。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波股市已成為景氣行情帶動的「有基之彈」,因此逢回可再加碼承接,還是只是熱錢湧入的「無基之彈」,隨時準備打了就跑?

讓數據說話。每個月一開始,世界各國陸續公布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這個數據以50作為強弱分界點,當指數高於50時,代表經濟擴張的訊號,可做為景氣趨勢研判的確認。全球最新公布的製造業PMI指數為51.0,不算高,意味全球製造業雖仍成長但不夠強勁,非製造業或服務業PMI指數持平於51.3,維持小幅擴張,綜合觀察,製造業因季節性需求回溫,但服務業卻因需求不足而偏弱,世界景氣仍是處於「65分的微弱成長」。

再細分,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的製造業PMI為52.6,不如市場預期的52.7,非製造業PMI為55.5,也較經濟學家預估的56低;中國官方製造業PMI為49.9,跌破50榮枯線,可是財新製造業PMI則由48.6大幅升至50.6,是今年2月以來的止跌回升,官方非製造業PMI為53.9較上月上升0.2,顯示中國大陸經濟轉型見到成效,這兩大強權經濟尚屬平緩。

台灣製造業PMI已連續第五個月在54左右的擴張,成長主軸仍是電子暨光學產業,其未來六個月景氣狀況指數已連續二個月維持在60.0以上,除了旺季效應,手機供應鏈開始拉貨,且去年下半年旺季不旺基期低、今年下半年趨勢向上明顯;至於和內需關係密切的非製造業PMI(NMI)為54.4,是第二個月擴張,只是業者仍保守,例如住宿餐飲、客運、休閒娛樂與旅遊業因暑假活動增加,但陸客團客減少仍是變數,房地產業者成交期拉長,可視為「顫抖式的L型復甦」,即底部已現,上揚動能不是很充沛。

對台股而言,先前提及的「九二共識」,即9,200點的多頭目標區已經不遠,技術面維持中長期均線季、年線都向上的多頭排列沒有改變,8月3日縱使指數回檔,也是力守月線,大盤呈震盪趨堅格局,惟因指數空間不大,追價者意願有限,多頭採取「個股擺中間 指數放旁邊」的推升,以避免急漲引來龐大賣壓。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