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來襲,氣溫陡降的氣候中,「景氣行情」細火慢燉,正式接替「資金行情」登場演出。

目前正處於景氣復甦期,牛市來臨,消息面只會改變腳步,不會影響中期上升軌道趨勢。檢視全球最新數據,各主要國家經濟都踩著穩健步伐前進。12月初新公布的全球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2.1,其中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製造業指數,從10月的51.9上升至53.2,中國大陸官方製造業PMI為51.7,優於預期的51;全球服務業PMI為53.3,美國11月ISM服務業PMI為57.2,亦優於預期,大陸非製造業PMI上升至54.7,較上個月增加0.7,均高於50的多空分界。

中經院公布11月台灣製造業PMI是第九個月呈現擴張,且指數來到57.3,為2015年4月以來最高點,符合全球經濟成長局勢,有意思的是六大產業出現近兩年來首次未來景氣狀況都是擴。

然而,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則是49.8,連續第二個月緊縮,且全體非製造業(教育暨專業科學、批發、營造暨不動產、住宿餐飲、運輸倉儲、金融保險、零售、資訊暨通訊傳播業)未來六個月景氣狀況指數是連續第18個月呈現緊縮。

非製造業以服務相關企業占大宗,據國發會資料,2015年我國整體服務業占經濟成長率比重為62.8%,平均就業人數660.9萬人,占總就業人數比重為59%,不論在產值和就業人口都過半,其現況和未來發展在全球經濟一片欣欣向榮之際,卻是冷颼颼,無怪乎民眾對「經濟好轉」無感,預估如何刺激需求,將是未來政府努力重點。

美國聯準會(Fed)今年最後一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將在13~14日舉行,根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升息1碼機率高達97.2%,看來調高利率一事應無懸念,觀察重點在於會後記者會與公布的經濟預測,由於上次公布的Fed利率點陣圖分布顯示,決策官員預期Fed明年將升息兩次、每次各1碼,主席葉倫也曾拋出「暫時維持高壓經濟」的說詞,一般預期明年仍是「緩升息」基調,隨景氣與金融市場回溫,是否出現更積極的內容,應是可能關鍵變數。

另外,未來需要留意的投資關鍵字是「通膨」。原物料歷經年初重挫後,供給面逐漸受到控制。如11月底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放棄2014年11月以來保護市占率策略,達成自明年1月開始為期六個月,包括非成員國的俄羅斯在內也同意減產的協議,西德州原油因而重回每桶50美元關卡,其他如基本金屬、軟性商品、煤、運價指數等原物料相關數據均較第1季低點上升,需求面力道雖然不強,但已扭轉去年「通縮」論調,水泥、塑化、鋼鐵、航運類股都加入輪漲行列,不再是電子一枝獨秀。

金融股亦不可輕忽,升息和景氣好轉是基本面優化的柴火。美股中,高盛自6月中低點起算,不到六個月漲幅已達75%,「川普」效應只是加成;日股中,野村控股自6月低點起算本波漲幅達122%,台股中的國泰金不到五成的漲幅便算溫和,富邦金、中壽及外幣存款高的兆豐金值得追蹤;汽車零組件特別是售後服務(AM)已進入旺季,多為中小型股,適合現階段行情。(作者是財子學堂創辦人)

arrow
arrow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