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可惜,我選的股票終於漲了!只是權證已經快到期,價格下跌很快,把現貨的獲利都吃掉了。」「好險,我買的股票沒多久就上漲,權證上升的更多! 」

同樣進場,選股也對,只是A檔早一點漲,就能夠現股和權證兩頭賺,另一檔B晚點漲,卻變成現貨賺到,權證則因時間價值流失而賠錢出場,待遇天差地遠,那有沒有簡單又有效的方法,能夠選到比較快上漲的個股,而不只是碰運氣的亂槍打鳥?

找出主流股,會是提高勝率的好方法。如附圖,分別是電子指數(棕色)、電子指數權證(藍色)、金融指數(紅色)、金融指數權證(橘色)的走勢圖。在今年5月一開始的時候,正好是產業淡季台股偏弱,電子股和金融股都陷入整理,權證則因現股沒行情而走跌,這是整理時期常見現象,隨後因外資持續買超跌幅縮小,權證跌幅迅速收斂。

 

分享
 

圖中左方箭頭指處是5月23日,當天台股指數大漲213點,漲幅2.6%,外資則是在連16天賣超後,翻空為多買超84.8億元,股市開始活絡起來。

值得留意的是這一天電子股漲幅3.2%,超越台股指數漲幅,這一檔電子指數權證單日漲幅為38.4%;同一天,金融股漲幅為2.4%,落後台股指數漲幅,金融指數權證的漲幅為23%;再往前追蹤,可發現在520總統就職典禮當天,台股已經起漲,當天指數漲幅0.4%,電子指數漲幅接近0.6%,金融股才0.2%不到,明顯可以推估,電子股連續強於指數,也強過金融股,是本波主流股。

arrow
arrow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