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基金讓台灣投資人又愛又恨 ? 以這個問題請教基金投資者,大多數人可能的答案會是高收益債券基金。因為國人投資在境外高收債基金總額高峰超過新台幣1兆元,占所有國人投資境外固定收益型基金總額的6成以上,整體境外基金投資額的3成,可謂集三千寵愛於一身,但是到去年年底,境外高收益債基金規模,已跌破9000億元,投資人撤出資金如同逃命。

 

高收益債券到底是甚麼債券 ? 事實上,高收益債券又稱為「非投資等級債」或「垃圾債券」,指的是經信用評等機構如穆迪、標普、惠譽、中華信評等評定其債務未達投資等級或未經信用評等機構評等之債券,就是信用等級較低、違約可能性高,因此收益率較高的債券,也具備到期償還本金和利息的特色。高收益債券型基金便是投資在「高收益債券」的共同基金,透過投資於多家高收益債券,以分散風險,也讓投資人可以享受高配息的收益。

 

因此,高收益債券波動大的原因就像股市,大型績優股通常走勢穩健,獲利沒那麼好的企業走勢漲跌幅度就比較大,是一樣的道理。由於近年來,利率走低,不少投資者無法滿足於放在銀行的低投資報酬率,又怕股票暴漲暴跌,找尋「比定存利率高」的商品,「高收益債」成為替代品。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權證是「小資本,大獲利」,還是「高風險,高槓桿」?從權證投資在主管機關和發行券證努力推廣,開始普及以來,市場對這個商品的看法有點兩極化,因為不乏達人可以把幾十萬元的資本賺錢累積到百萬元,甚至於是千萬的實際案例,但是,也有不少投資人在追高殺低的過程中反而虧損,失去投資的信心。

 

分享
 

因此,找到自己拿手的工具好好研究,再出手投資,就是致勝法門。

權證高報酬且高風險,究竟波動的程度有多大?附圖是宏達電和某檔宏達電認購權證(本圖純為舉例)今年以來的報酬率。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對於金融市場而言,是個驚心動魄的一年,特別是面對「升息」這個議題。

一個月以來,美國聯準會(Fed)至少有六位決策官員發表對升息偏向「鷹派」的看法,市場因而迅速反應,美元走強,股市動盪;但接著Fed主席葉倫的談話反而和緩,她認為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仍然偏高,核心通膨開始上揚,但也還無法確定是否曇花一現,對於調高聯邦基金利率需謹慎評估,這番偏鴿派的說法對市場起了穩定的作用。根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預期Fed在26~27日舉行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繼續不升息的機率達到94.2%;4月幾乎可以確定是不升息。

不過,Fed一年有八次的FOMC會議,除了4月以外,還有6、7、9、11、12月也將召開這個會議,可以預期每次會議前,分析師和投資人就會開始玩猜猜看的遊戲,雖然Fed儘量不要嚇到市場,但也難免擦槍走火,或著投資人自己嚇自己,畢竟今年「資金太強、景氣太差」的形式,沒有太大改變,如果基本面跟不上股市腳步,「無基之彈」終究還是「無稽之談」。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不知不覺中,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由1月18日的7,627點開始反彈,到3月21日的8,840點已經上漲1,213點,上漲15.9%。外資操作有其方向性,買進是一路加碼,賣出則是持續出脫,而2,000億元上下常是一波的規模;本次外資自1月22日明顯翻多以來,已經買超達2,281億元,由歷史經驗觀察,再能追加的資金應是有限,未來空間要看內資回籠的意願。目前來看,本土資金似乎意興闌珊,首因在經濟疲弱。

根據國發會公布的2月景氣對策燈號,出現連續第九個月藍燈,追平金融海嘯時期紀錄,景氣綜合判斷分數較1月增加2分至16分,仍是低迷,只能說:「春天哪會這麼寒?」檢視具領先性的不含趨勢之景氣領先指標綜合指數,修正後由97.57下滑至96.83,是連續18個月下跌,看來本月的出口數字應難以擺脫連黑的命運。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盤勢分析: 這波的貨幣寬鬆政策持續燃燒,在歐洲、日本、英國等國央行和美國聯準會(Fed)暫緩升息後,3月24日台灣央行的首季貨幣政策會議即將登場,新台幣匯率由1月的33.821兌一美元,短短兩個月,已經升值到32.312兌一美元,升值4.46%,相對於去年下半年的一路走貶,可說是大相逕庭,台灣10年期公債殖利率持續走低,加上彭淮南總裁曾經提過 :根據歐洲小國的經驗,「降息可阻止hot money(熱錢)流入,可以推估,台灣央行可能再降重貼現率,引導利率下調,大環境的資金仍是寬鬆。

可惜「資金太強、景氣太差」的趨勢並沒有改變,經濟部統計處最新公布的2月外銷訂單金額276.7億美元,受到農曆春節等因素影響,月減19.1%,在季節調整後減2.4%,較去年同期則減少7.4%,是「連11黑」11個月為負成長,累計1-2月外銷訂單為618.6億美元,年減10.3%,由此可以推估,出口業者在未來1~3個月業績仍是有待加強。

 

差堪告慰的是,廠商預期3月接單將較2月增加者占43.0%、持平者43.2%,而減少者占13.7%,至少3月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2月增加,資訊通信、電子產品及基本金屬的接單均可望較2月增加,能有多大幅度表現,有待追蹤。

基本面不夠強勁,如果未能適時補強,這次多頭走勢會像是建立在海灘上的沙堡,潮水一來,就知道「誰在裸泳」,這次「無基之彈」有何危險警訊可以參考,是最需關注的焦點,本欄列出三個警告訊號 :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盤勢分析: 試想一種情境,裝滿水的木桶,連接四條水管,原本出水量最大的水管在抽水出去,其他三條慢慢放水進來,桶內水位處於平衡,突然間,三條放水的水管加大流量,但抽水出去的水管卻打算暫時關起來,水,滿出來是可預見的結果。

目前,全球金融市場正如同這個木桶和水量的情形。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吉已經暗示,面臨通縮壓力,3月10日的貨幣政策會議可望擴大寬鬆措施;中國人民銀行剛調降存款準備率,接下來可望降息、日本推出「負利率」政策,效應正在展現;但是去年底升息的美國聯準會,在3月中旬的貨幣政策會議幾乎確定不再升息,熱錢,滿溢而出!

 

中華經濟研究院新公布的2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1.4%,而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為42.9%,特殊的是,PMI和NMI均未達50%的景氣榮枯分界點,也都是歷史新低,這次台灣產業從去年底的旺季不旺到今年初的淡季還是淡,經濟並未隨著股市指數走高而回溫,事實上,台灣央行在3月底的理監事會議,傳出也可能再調降利率,貨幣政策效用雖有極限,但總得一試。

「資金太強、景氣太差」是筆者一再強調的趨勢,放眼世界各國的製造業PMI,除美國外,都較上個月下滑,欠缺基本面支撐,是這次行情的特色。「負利率」這個以往罕見的名詞,如今除了日本之外,已經有歐洲央行、丹麥、瑞士及瑞典採用,理論上,負利率將鼓勵銀行放款,有利於企業投資,也可以刺激民眾消費增加需求,是否果真如此,有待觀察,畢竟對人類來說尚陌生,需要時間才能做出因應。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聯準會(Fed)則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25%至0.5%間暫緩升息,值得留意的是,Fed將2016年美國經濟成長率預期由2.4%下調為2.2%,且決策官員對今年底利率預測中值為0.875%,推估今年升息次數是兩次,較去年12月時預估的四次低,在「升息的暫停升息,降息的繼續降息」情況下,各國央行真的成為多頭的軍火商。

只是,基本面不佳仍是本波台股多頭行情的最大罩門。具備領先性的外銷接單已連十黑,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的看法,預期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繼續走低,去年基期也較高,況且本月初剛公布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創下低點,預估下周公布的2月外銷訂單恐呈雙位數衰退,意味未來一到三個月出口持續疲弱,出口數字和景氣燈號將低檔盤旋。

雖是如此,國際資金是最大喊多力量,Fed偏鴿派觀點,使美元走貶,帶動原物料價格上漲,低迷已久的新興市場投資價值因而再度受到注意,台灣由於經常帳和國際收支保持盈餘體質較佳,加上股市現金殖利率達3.8%,引來飽受低利率甚至負利率之苦的外資啟動買超,在「景氣太差、資金太強」環境下,台股驚驚漲出現「無基之彈」。

必須提醒的是,目前外資看好猛催油門,內資卻是且戰且走,信心不足。例如15日台股重挫136點,當天外資卻買超45億元,代表賣壓來自本土資金;17日指數一早衝到8,826點,大漲127點,外資單日狂買143億元,終場收盤卻在8,734點,漲點收斂到35點留長上影線,追蹤可知除了一般觀察的八大行庫幾乎天天調節外,其他本地法人也應站在賣方,可能成為大盤繼續推升的絆腳石。

合理推測,雖然中央銀行可能在24日會議中降息,但內資大幅翻多可能性有限,除景氣成長減緩外,國內政局變動也是因素之一。雖然新政府閣揆、前財政部長林全,已拋出經濟不好不會加稅的方向,化解企業界疑慮,不過,國安基金預計護盤到4月15日,接著新總統在5月20日就職,對岸動作頻頻,我邦交國產生異動,長期對兩岸關係敏感的投資人,可能漸趨觀望。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沒學到的巴菲特:股神默默在做的事

內容簡介 (資料來源 : 摘自博客來)

《你沒學到的巴菲特:股神默默在做的事》
輸在起點、贏在轉彎點,資產配置是投資成功的基石。
投資,別老是犯「思念總在分手後」的錯誤。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期市場劇烈震盪,原因在於「資金太強、景氣太差」,全球經濟成長趨緩,但是各國政府央行致力寬鬆的貨幣政策去刺激景氣,投資人不敢長抱,又想在投資上有所斬獲,為了進出方便的流動性,因此選擇法人看好的績優藍籌股搶短,如果希望「以小搏大」,這個想法到底對不對?

這個技巧用在現股操作的確可行,但是,如果用在權證必須再加調整。例如,外資法人如果看好台股常是持續買超1~1.5個月,在這段期間對台積電、大立光等大型或高價的高市值股,幾乎是只進不出。今年1月中旬以來外資看好台股,一個半月買超台積電達24萬張即是一例;反之,看壞則是出多進少,去年3~8月外資保守,六個月的時間出脫台積電62萬張,台積電股價因創下112.5元的一年半低價,台積電的權證自然上下波動大,檔數也多,符合以上技巧。但以塑化股為例,台塑股本約636億元,有18檔權證、南亞股本793億元有14檔權證、台化股本586億元卻只有三檔權證。顯示一檔股票股本越大,市值越高,不一定會有券商發行更多的權證。

大型股或高價股不一定有較多的權證可以選擇,如果再把類型、價內外、時間價值、流動性等條件加入篩選時,有時會找不到想要的權證,投資時機可能稍縱即逝。

2016-02-28 00:00:57 經濟日報 林成蔭

 

分享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熊市,又稱為空頭,在華爾街的定義中指的是,市場中一個以上的重要指數連續下跌至少兩個月,且跌幅超過20%,即可被認定為空頭市場,以此檢視全球各國,可以發現,除美股外,各主要國家股市多已淪入熊掌。

 

其中,慘烈非常的要數中國股市,上證綜合指數自去年6月的5178點反轉,在下個月(2015年7月)最低來到3373點,兩個月跌幅達到34.86%,瞬間就由多翻空,今年一月重挫,加上熔斷機制助跌,上證指數還破底到2638點再創新低,確是熊市頻創新低的特色,這樣的市場,對做多的投資人當然不利,股票型基金以做多為主,績效難有好表現,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基金發揮功力的時刻。

 

基金有兩個操作重點,資產配置和選股,本欄在過年前,以一年以來報酬排行(截至2月2日為止)、正α指標、正夏普指標挑出四檔排名在前的基金,分別是 : 元大新中國基金、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第一金中國新世紀基金、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美元),以下從投資組合的區域、產業、前十大持股的角度做一比較 :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即將崛起!」、「中國即將崩潰」,都是媒體標題,問題是「崛起!」和「崩潰」是不同的方向,可見得大家並沒有定論,行情也就依照著「猴年」的特性,蹦蹦跳跳,靈活多變。

 

基金投資的好處在於選定自己要的基金後,「下好離手」,信任基金經理人會做出最佳的判斷,不用常常盯盤,除非要更改資產配置才需要減碼或賣出基金,可見得找到適合自己基金的重要性。

 

中國,歷經2014年第四季以來的劇烈波動,是投資人的常見配備,因此,本欄在前文以一年以來報酬排行(截至2月2日為止)、正α指標、正夏普指標挑出四檔排名在前的基金,就其基本資料加以探討,這四檔分別是 : 元大新中國基金、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第一金中國新世紀基金、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美元)。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融市場有所謂的「黑天鵝」,指的是不可預測的重大事件,它不常發生,但一旦出現,就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就像金融海嘯到911事件,黑天鵝存在於各個領域。這個名稱的由來頂有趣的,在十七世紀歐洲的人們都相信一件事 : 因為當時所能見到的天鵝的確都是白色的,所以天鵝都是白色的,直到1697年,探險家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黑天鵝,人們才知道以前的結論是片面的。

 

今年以來,人們忽然發現,國際炒家金融大鱷,繼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再現蹤跡,人民幣急貶,陸股四天內兩度提前休市,港幣、港股陸續重挫,,赫然察覺,紅天鵝,而不是黑天鵝,才是2016年最大的變數 !

 

中國領導人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強勢指出:「唱空中國,這是哪家的道理?」;華爾街以索羅斯為首的對沖基金則是準備價碼,紅色中國,戰雲密佈,猴年,行情果然像猴子一般,活蹦亂跳,基金操作表現,差異化會很明顯。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熔斷 ! 跳水 ! 國家隊 ! 提前休市 ! 忽然間,媒體充滿中國大陸股市的專有名詞,因為瞬間暴漲暴跌的陸股影響了亞洲地區,甚至於全球的股市,投資人想徹底了解,波動這麼大的原因到底在哪裡,到底該如何操作?

 

但是對只想投資獲利,不想花太多腦筋去研究的投資人來說,「基金」會是個替代的選擇,只是買了所謂的「中國基金」後,有時感覺怪怪的,例如漲跌和指數不同向,可以說是經理人選股不追隨指數;有時,漲的時候不乾脆,跌的時候也拖泥帶水,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最有可能的事情是 : 這個「中國基金」,不是想像中的「中國基金」,這到底怎麼回事?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跌,把握10年才一次的危機入市大好機會。」以上這句話是外資投資長指的新興市場,一個接連重挫,資金逃竄的地方。

 

想危機入市嗎?本欄在2015年底以三個條件 : 2014年12月31日~12月24日截止為正報酬、正α指標、正夏普指標來挑選出統計時,名列前茅的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一共有3檔分別是 :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系列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歐元A(acc)、霸菱全球新興市場基金-A類歐元配息型、聯博-新興市場成長基金S1級別歐元。同樣的都是歐元計價的基金,前文提過,應是同樣組合換回計價幣別滙率差異所致。

 

以下從投資組合的區域、產業、前十大持股的角度做一比較 :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學人雜誌創立於1843年,是一份以報導新聞與國際關係為主的英文刊物,以受過高等教育的讀者為目標客群,其論點頗受重視。2016年,該雜誌選出五大意外,分別為 : 美國政治風險、英國脫歐、美元走貶、債市維持多頭、新興市場表現優於預期等。如真發生,國際金融市場確會訝異,產生重大影響。

 

其中,「新興市場表現優於預期」這個可能性,確實異於目前法人一致看好的先進國家,其理由是利空消息或許早已反映完畢,MSCI新興市場指數六年來已下跌超過20%,反彈時機或許已經來到。

 

投資上,不管此一預測是否成真,做好準備最重要,回到本欄在去年底,以2015年1月1日~12月24日截止為正報酬、正α指標、正夏普指標,選出統計時名列前茅的基金共3檔基金,分別是 :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系列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歐元A(acc)霸菱全球新興市場基金-A類歐元配息型聯博-新興市場成長基金S1級別歐元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股昨(10)日震盪走高,指數蓄勢叩關8,700點,在現階段大盤震盪盤堅走勢中,台泥(1101)、統一、鴻海、台積電等11檔重量級權值股,昨日收盤價已率先改寫今年新高價位,躍居為多頭先鋒部隊。

美股四大指數周三同步收紅,鄰近的日本及南韓股市,昨日也以上漲開出,台股並沒有獨自弱勢的理由,盤中最高來到8,680點,終場加權指數上漲26點,以8,660點收盤,成交量為869億元。

財子學堂副總林成蔭表示,今年以來台股投報率高達3.7%,比鄰近的日本-11.0%、韓國0.4%、港股-8.2%、陸股上證-19.0%要好得多,主要是外資回補,並在期現貨做多推升指數。

雖然基本面上,3月因要公布2月營收、獲利等,可能數字不太好看,但在題材面,漢諾威電子展(CeBIT)、中國大陸兩會等,均支撐股市;至於族群上,投資人可留意短線強勢股,汰弱擇強操作。

根據統計,目前所有上市櫃個股中,共計有11檔重量級權值股,昨天的收盤價率先改寫今年新高價位,且市值超過千億元,主要分布在NB、電信、晶圓代工等電子類股,以及水泥、食品、金融等傳產族群。

文章標籤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