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是清代文學名作「桃花扇」中的名句,透露出歷史興衰難免,變化無常的感嘆。英國以公民投票,決定和歐盟說再見,對照23年前,歐盟聲勢浩大的成立,令人不勝唏噓。英國後續政局的變化短期對台灣影響有限,問題是,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
對英國來說,將在未來的兩年和歐盟協商分手條件,而且由於脫歐後,英國將喪失與歐盟其他國家自由貿易的權利,而歐盟占英國出口額約45%,如何採取其他經貿協定以維持雙方關係可以慢慢談,但是,蘇格蘭獨立公投會不會再度推出、歐盟其他國家會不會起而效法,三不五時就有「脫歐公投」出現,這些後續的變化將使得市場轉趨保守,昨(24)日台股下跌2.3%已屬不易,日經指數終場跌幅達7.9%,英、法、德等風暴重心的歐洲國家股市開盤都有6%~9%左右的下跌百分比,負面效應正在發生。
事實上,法國、瑞典、西班牙不少民眾,也希望自己國家能有類似的公投,這應是主導歐盟議題的德國股市跌幅較大的原因,一向被視為避險商品的日圓一度大漲到98.99兌一美元,黃金更是突破前波高點每盎斯1,315美元,顯示投資者厭惡風險的情緒達到最高點。值得留意的是,美元因避險買盤轉進而走強,人民幣已經貶破年初的6.6016兌一美元的價位,新台幣兌美元收盤也貶了3.12角,是否展開一波新興市場貨幣競貶潮,進而促使外資賣股匯出資金將是變數。
金融市場會有一段時間的混亂,不過可以推估的是,美國聯準會(Fed)7月升息機率將下降,甚至於可能年底才會升息,而台灣央行將在30日召開的理監事會議,預計再降息的可能性高,資金寬鬆的情況將延續下去,全球大環境還是「資金太強,景氣太差」,因此,金融市場的新常態應不至於改變,即是:好,不會太好,壞,也壞不到那裡去。投資策略上,走高賣一賣,拉回再來買的「跳恰恰」節奏可望保留。
6月仍為淡季,加上半年報庫存盤點,再從接單概況預測,上市櫃企業的業績不必有太高期待,各國際大客戶也正因應脫歐事件,大量急單的機會不大,世界動盪,基本面不強,股市回檔修正難免,但下半年傳統旺季對營收向上有所助益,而棄權息的賣壓也將告一段落,台股進入築底後的走勢仍可期待。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股昨(24)日受到英國確定脫歐衝擊,指數大跌199點。法人指出,由於英國脫歐派勝出,增添全球市場不確定性,金融股首當其衝,三大法人昨日賣超前15檔就有10檔是金融股,昨日類股指數重挫2.44%,下周一將除息的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也分別下跌3.32%、4.02%。
英國公投結果跌破市場眼鏡,引發全球股市暴跌,外資也賣超台股130億元,指數下挫199點收8,746點,各類股呈現全盤皆墨,其中與全球資金面連動最深的金融股賣壓沉重,據統計,昨三大法人賣超前15檔中就有10檔是金融股,成為脫歐黑天鵝空襲下的重災區。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脫歐衝擊全球 投顧:波動將蔓延
2016/06/24 14:28:01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16年6月24日電)英國脫歐公投,由脫歐派勝出,投顧表示,英鎊一定會再貶值約10%,股債市也會做明顯回檔,甚至蔓延到歐洲市場,美國和新興市場,都會有短期大幅度波動。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報導,歷史性英國去留歐洲聯盟公投,脫歐派支持票數已達1699萬2701張,突破贏得公投所需的門檻。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股怎麼分成好幾種?到底哪一種才能真正代表中國?」,「對啊,甚麼A、B、H股,真複雜。」由於兩岸關係特殊,即使近在咫尺,陸股對一般海外投資者來說,還是頗為陌生,光是一開始的分類就有點複雜。
其實說難不難,都是中國的企業,只是上市地點、交易對象有所不同,基本上可以分為A股、B股、H股、紅籌股、其他(如附表一),分別敘述如下 :
- A股 : 由中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大陸股票各類型中,交易最熱絡,發展也最迅速。A股以無紙化電子記帳,實行T+1交易制度,漲跌幅為上下10%。
- B股 : 正式名稱為人民幣特種股票,境內上市外資股,指在中國境內註冊的股份有限公司,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但是以外幣認購和買賣,於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以無紙化電子記帳,實行T+3交易制度,漲跌幅為上下10%。早期是為了外資設立,現在也開放本地人投資,股票代號皆為200XXX。
- H股 : 經過中國證監會審批後,獲准到香港上市的國有企業,因此也稱為國企股。其註冊地在中國境內、上市地在香港,由於香港的英文為HongKong,取其字首稱為H股,其中多數企業為傳統產業,如石油化工、運輸、電力和基建等行業。實施T+2交易收制度,無漲跌幅度限制。
- 紅籌股 : 一般而言,按照業務範圍來區分。如果某上市公司的主要業務在中國大陸,其獲利中的大部分也來自該業務,這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可稱之;另一種觀點,如果某上市公司股東權益的大部分直接來自中國大陸,或具有大陸背景,也就是為中資所控股,這家在中國境外註冊、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可稱為紅籌股。
- 其他 : N股 : 是指在中國大陸註冊、但是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外資股票,取紐約(New York)字首的第一個字母N作為名稱;中國企業到新加坡(Republic of Singapore)掛牌的叫做S股,又稱龍籌股。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投資者在追蹤分析全世界的投資機會時,不難發現正在崛起的中國股市其迅速增加的市值,急漲急跌的特性,蘊藏著龐大的商機,正是「立足台灣,放眼天下」不可或缺的一環。
以往,因為兩岸各種限制的關係,台灣的投資者多採取買賣共同基金的方式投資中國股市,中國基金分成大中華、中國股票、中國股票A股三個基金組別,陸股的純度各有不同,因為管道有限,投資者還是相當踴躍;2009年,寶滬深ETF(寶來標智滬深300基金,股票代號0061)上市,這檔ETF將至少九成以上資產投資於香港掛牌而追蹤滬深300指數的標智滬深300中國指數基金,所以投資者可以透過ETF投資中國股市,隨後各家資產管理公司陸續推出如FB上證、滬深2X等其他陸股ETF,投資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至於直接投資中國A股(陸股),目前金管會僅開放專業投資人(含自然人與法人)、專業投資機構透過「滬港通」進入中國股市;另外,2013年4月1日起,在中國工作的台、港、澳居民可以開立A股戶頭投資A股,但是,台資券商尚無全牌照業務,因此,有此身分的投資人只能找當地券商開戶下單。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投資者在追蹤分析全世界的投資機會時,不難發現正在崛起的中國股市其迅速增加的市值,急漲急跌的特性,蘊藏著龐大的商機,正是「立足台灣,放眼天下」不可或缺的一環。
以往,因為兩岸各種限制的關係,台灣的投資者多採取買賣共同基金的方式投資中國股市,中國基金分成大中華、中國股票、中國股票A股三個基金組別,陸股的純度各有不同,因為管道有限,投資者還是相當踴躍;2009年,寶滬深ETF(寶來標智滬深300基金,股票代號0061)上市,這檔ETF將至少九成以上資產投資於香港掛牌而追蹤滬深300指數的標智滬深300中國指數基金,所以投資者可以透過ETF投資中國股市,隨後各家資產管理公司陸續推出如FB上證、滬深2X等其他陸股ETF,投資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至於直接投資中國A股(陸股),目前金管會僅開放專業投資人(含自然人與法人)、專業投資機構透過「滬港通」進入中國股市;另外,2013年4月1日起,在中國工作的台、港、澳居民可以開立A股戶頭投資A股,但是,台資券商尚無全牌照業務,因此,有此身分的投資人只能找當地券商開戶下單。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盤勢分析: 英國脫歐公投的問題有多嚴重?和台股有連動關係嗎?投資最大的風險不是利空,而是不確定。事實上,英國在1975年加入歐盟的前身「共同市場」後,即舉行過公投,當時的投票結果是留下來,彼此也相安無事逾40年。不過,近年來,再次投票的聲音陸續出現,英國現任首相卡麥隆一開始不認同這個要求,後於2013年改變想法決定舉行「英國應該繼續做為歐盟成員,或離開歐盟?」的公投。雙方各有立論基礎,贊成者認為英國留在歐盟,有助於出口商品至其他歐盟國,脫歐也有損於英國的全球地位;反對者認為歐盟讓英國受到束縛,年度會員費十幾億英鎊但成效不彰。
以往的民調大多顯示雙方僵持不下,或者留歐派略占上風,因此,金融市場並沒有反映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但英國最新民調卻透露出,脫離歐盟的支持率已經上升為55%,而主張留在歐盟的為45%,且支持「脫歐」的人投票率將高於「留歐」的人的投票率,意味著,英國真的可能脫離歐盟,此訊息一出,震撼金融圈,歐美到亞洲股市一片慘綠,台股自難倖免。
英國脫歐這件事如果成真,不只重創英國,對歐盟、乃至於全球都是一顆震撼彈。英國央行本身評估,英國若脫歐將使家庭消費和企業投資遞延,也會推高失業率,英鎊持續貶值,帶來進口成本上升,物價也上漲,經濟產值也可能出現連續兩個季度下滑。不過,真正的問題在於,此例一開,其他歐盟成員國也會提出特別要求或選擇退出歐盟,金融動盪將一再發生,就像是歐債危機時投資人聚焦在希臘償債問題,重點不是希臘這個國家這次能不能還得出錢,而是「骨牌效應」會否擴大,最後導致歐盟分裂。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端午節會變盤?這是華人的三大節日之一,上班族因為有連續假期所以開心,但也有學者認為,歷史上大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而逝,應嚴肅以待,出發角度不同,結論不同。
股市也是如此,「資金太強、景氣太差」還是主軸。投資人原本「Sell in may , and go away」在5月減碼離場,股市也一路回檔到下旬才止跌反彈,但美國勞動部公布的5月新增非農業就業人口僅3.8萬人,這是 2010年9月以來新低,而經濟學家原本預估是16.2萬人,眼鏡碎片破一地;其次,5月美國勞動市場狀況指數-4.8、是2009年5月以來新低,也是連續第5個月呈現負值,美國的就業市場似乎出現變數。
這個烏雲,讓美國聯準會(Fed)在14~15日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升息可能性降到最低,連鎖反應下,美元走軟,原物料走揚,資金回流到風險性資產,滿天密布的烏雲彷彿瞬間消失。
事實上,景氣確實不如預期。世界銀行(World Bank)剛在8日下調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原因是先進經濟體的復甦速度較預期緩慢,且商品價格偏低傷害其他國家;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在2日預估,今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將是金融海嘯以來最低,警告全球經濟正陷入「低成長陷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半年公布一次的全球經濟前景展望報告,第四次下修今年全球成長率預估值到3.2%。
現階段資本市場的繁榮,乃由資金充沛造成的行情,並非是大步邁開景氣復甦循環,就像是病人不舒服在病床上休養,打完點滴後精神較好,但身體還是虛弱,不代表可以起床去跑馬拉松。例如台灣的景氣對策燈號出現黃藍燈,但領先指標持續走低,下個月重回藍燈的可能性仍在,外銷接單連13黑,合理推估出口連15黑後邁向16黑,上市櫃公司業績不易有亮麗表現。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權證 盯上下車訊號
2016-06-05 00:25:27 經濟日報 林成蔭
外出搭車旅行,上車後,甚麼時候該下車,自然有站務人員廣播提醒乘客,如果是投資,誰來告訴我們,何時該「上車」,何時「下車」?
這兩個關鍵的上下車訊號就是: 「長紅(或長黑)破盤整區」,以及「大的交易量」。如附圖,圖左是去年下半年的下跌趨勢,在12月反彈到8,394點即進入低量整理,1月4日重挫223點長黑,當天成交量770億元,大於原有盤整量後,等於宣告另一段熊市開始;這時以持有認售權證為主,直到18日的7,627點後進入震盪未再破底,可以將認售權證部分減碼出場;1月29日台股大漲175點成交量達1,134億元,發出牛市啟動訊號,可出脫手中剩餘認售權證,買進原先挑選的認購權證,搭上多頭列車。
類似情況在台股在4月28日以下跌89點,當日成交量751億元較先前盤整時更大量跌破盤整區以後,即跳空下滑展開空頭走勢,直到在5月13日的7,999點止穩不再破底進入整理。這是認售權證的減碼或出場點,同時也挑選適合認購權證等候上車訊號,到了5月23日,台股以大漲213點成交量905億元的長紅顯示進入多頭,買進先前挑出的認購權證,享受一段牛市行情。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立足台灣,放眼天下 !」這是個人和企業在面對未來時常常勉勵自己的話,台灣地狹人稠,走出去,機會更大。投資,也是一樣,從海外股票、ETF、境外基金這些工具逐漸為人熟知與運用,國際眼光是成功投資者的必備條件,只要出發前先做好功課,自然能提高勝率。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資料顯示(如附表一),在世界主要國家中,以上市公司家數而論,印度的5884家實在十分驚人,名列世界第一多;加拿大的多倫多交易所有3537家上市公司則名列第二;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有3505家公司則排名第三,不過,如果把美國紐約的證券交易所和那斯達克的掛牌家數加總,有5241家上市公司,也是規模龐大,中國雖然擁有世界最多的人口,但是上海加上深圳交易所得掛牌公司共2835家,看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股今天漲82.79點,收在8679.9點,成交值新台幣826.13億元。三大法人外資及陸資買超,投信、自營商賣超,合計買超新台幣123.21億元。
股王大立光明天召開股東常會,由於 5月營收優於預期,加上法人調升目標價,盤中股價重回睽別9個月的3000元大關;尾盤大單敲進,股價收在相對高點的3020元,引領電子股漲勢。
外資及陸資今天買超150億元,投信賣超0.94億元,自營商賣超25.93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23.21億元。
財子學堂副總經理林成蔭表示,雖然Fed升息機率趨緩,資金行情有利新興市場和亞洲國家,但仍應注意日本央行的會議、 MSCI納入大陸A股的成分股,以及英國是否脫歐所帶來全球金融面的影響。
林成蔭指出,上一波台股攻上8840點,主要靠外資點火,本土資金著墨不多,一旦外資轉賣超,台股就下跌。因此這一波上漲 600餘點,是否續漲要看外資買到何時,以及本土資金的動向,才可能評估是否有機會攻上9000點。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底權證要怎麼做才會賺錢?」「對啊!我也想搞清楚,聽說權證可以以小搏大,真想試試看,但是很多專有名詞像甚麼Theta、Vega、Rho值很難懂,而且沒賺錢也不能等,時間會吃掉權證價值,傷腦筋。」
其實權證和股票一樣,都是一種金融商品,用對方法就能獲利,不要想的太複雜。重點在於善於利用簡單的工具,判斷出行情的正確走勢,就可以獲利。
長期觀察市場,我整理出一個投資邏輯叫做「定錨理論」,其秘訣就是利用唾手可得的現象推估行情發展的方向。其中,「資金流向」是決定短期股市走勢的主要因素。例如,對台股而言,「匯率」升值代表資金流入,股市易漲難跌;「匯率」貶值代表資金流出,股市易跌難漲。
如附圖,有上、中、下三個小圖。上圖是台股今年以來的走勢,年初先跌到7,627點,年後展開反彈,在3月21日反彈到8,840點,接著開始回檔,到5月23日盤中台股指數破8千點見到7,999點後止跌反彈;中圖則是新台幣匯率,在年初貶到1美元兌新台幣33.82元開始升值,3月底升值到最高峰約一美元兌新台幣32.2元,又開始往1美元兌新台幣33元貶值。
下圖則是某檔連結加權指數的認購權證,從圖中可看出,1月時一路下滑到月底見到低點後隨著盤勢反彈,3月中下旬見高點後,一路下跌走低,還破了年初低點。
由以上例子可知,的確新台幣貶值,大盤易跌,認購權證易跌;相反的,新台幣升值,大盤易漲,認購權證易漲。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盤勢分析: 升息,這次不是「狼來了」,是真的來了。聯準會(Fed)主席葉倫在最新談話中指出,若美國經濟持續好轉,未來幾個月再度升息或許很合適,雖然葉倫並未暗示下次升息的可能時間點,一般預估夏天升息的機率升高,全年可能有2~3次的升息,如果真是如此,未來還有5次的Fed會議,每兩次中就可能有一次是升息的決議,也透露出美國甚至於是全球的經濟局勢漸趨穩定。
雖是如此,一般民眾的感覺是景氣仍然不振。主計總處剛於上周再度下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1.06%,較2月的預測值1.47%,下修0.41個百分點。主要的原因是外需成長疲弱,及民間投資成長調低所致,好消息是第三季起出口可以擺脫連續6季YoY負成長,然而是否能夠真正實現仍有待觀察。至於在物價的部分,全年上漲1.09%仍屬溫和,在低成長和低通膨的「雙低」環境下,可預期貨幣政策仍持續寬鬆。
傷腦筋的是,具備領先意義的外銷接單,其4月分金額為331.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1.1%,是創紀錄的連續13個月負成長,這代表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經濟,原地踏步難免,5~6月的出口廠商營收將是乏善可陳。不過,第二季起,反映Fed可能升息,美元指數默默地由91.88上升到95.77,漲幅為4.23%,代表美元走強,而新台幣則由32.15悄悄的貶到32.795,才稍微止貶,匯率走軟對出口廠商而言,應是正面助益。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量探底結束了嗎?景氣回春了嗎?乍現反彈,投資人心中燃起希望,但又怕稍縱即逝,「又期待,又怕受傷害」正是目前金融市場的寫照。
好消息是國發會公布的4月景氣對策燈號出現黃藍燈,結束連續十個藍燈的鬱卒,九個構成項目中,回溫的數字是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由黃藍燈轉呈綠燈,分數增加1分,其餘八項燈號不變。由於綜合判斷分數僅較上月增加1分至17分,只能說「低空飛過」,因此,抱持樂觀中帶著謹慎心態會比較好。尤其是領先指標不含趨勢指數為97.72,較上月下跌0.25%,經回溯修正後已連續20個月下跌,只能說底部可能見到,但是回升需要等待。
可惜的是,領先指標中相對下滑的是外銷接單,根據經濟部統計,4月外銷訂單僅331.6億美元,比原先預期的355億~370億美元低很多,較去年同期減少11.1%,連續13個月負成長創歷史紀錄。主因應是高階智慧手機銷售動能趨緩,加上新舊產品交替期,且筆電、平板電腦、電視等出貨衰退,導致資訊通信(手機、電腦)、電子產品(半導體)及精密儀器(面板)訂單都下滑,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經濟,原地踏步難免。
這種看似見到谷底,但又感覺有氣無力的經濟環境,可稱呼為「顫抖式的L型復甦」,即是先前提到的「65分成長」,不會太壞,沒有更好的盤旋待變。因此,台經院形容景氣發展,先前用「在雪隧塞車」代表景氣看不到出口,現在則以「九彎十八拐」敘述渺茫的感覺,都是類似的情境。
這波台股強勁反彈的原因,除了520前賣壓已事先出籠外,外資停止賣超回頭買進台股是重要因素之一。先前傳出MSCI明晟將在6月中旬宣布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外資面臨加碼中國的壓力,韓股和台股賣壓沉重,不過,最新評估陸股尚難擺脫大規模市場干預與扭曲的疑慮,MSCI明晟最後「無結論」的機率為60%,原則批准機率為30%、全面放行機率為10%,外資賣壓減輕,台股也止跌回穩。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票好貴,權證便宜很多ㄟ!」「對啊,一個月的薪水才多少,想買的台積電存一年才能買到一張,可是它的權證都幾塊錢,甚至於幾毛錢而已,真想給他拚幾張看看,可是又怕虧錢。」「對啊,我看有人賺到出書,但是也有人虧很慘的,這到底能不能玩?」收盤後,一群投資人在券商旁的餐廳中熱烈討論,對於權證是「又期待,又怕受傷害。」到底權證能不能賺到錢,新手又如何開始投資?
權證商品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讓人買賣交易,其投資像股票一樣有賺有賠,重點是用對方法提高獲勝機率。所以,權證在了解到交易和持有過程的風險與適當的投資技巧後,自然可以進場投資,也有獲利的機會。
一般投資人常認為ETF漲跌是追蹤指數,因此漲跌幅度類似指數,所以比較不「刺激」。實際上,也是如此,畢竟指數是反映所有成分股的走勢,有的時候,不同指數成分股的漲跌還會互相抵銷,所以,指數的漲跌幅度經常比個股還要小,這樣的變化還滿適合剛進場的新手,比較積極可以承受風險的投資人就可以選擇ETF的權證,感受比較大的波動。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