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則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25%至0.5%間暫緩升息,值得留意的是,Fed將2016年美國經濟成長率預期由2.4%下調為2.2%,且決策官員對今年底利率預測中值為0.875%,推估今年升息次數是兩次,較去年12月時預估的四次低,在「升息的暫停升息,降息的繼續降息」情況下,各國央行真的成為多頭的軍火商。

只是,基本面不佳仍是本波台股多頭行情的最大罩門。具備領先性的外銷接單已連十黑,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的看法,預期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繼續走低,去年基期也較高,況且本月初剛公布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創下低點,預估下周公布的2月外銷訂單恐呈雙位數衰退,意味未來一到三個月出口持續疲弱,出口數字和景氣燈號將低檔盤旋。

雖是如此,國際資金是最大喊多力量,Fed偏鴿派觀點,使美元走貶,帶動原物料價格上漲,低迷已久的新興市場投資價值因而再度受到注意,台灣由於經常帳和國際收支保持盈餘體質較佳,加上股市現金殖利率達3.8%,引來飽受低利率甚至負利率之苦的外資啟動買超,在「景氣太差、資金太強」環境下,台股驚驚漲出現「無基之彈」。

必須提醒的是,目前外資看好猛催油門,內資卻是且戰且走,信心不足。例如15日台股重挫136點,當天外資卻買超45億元,代表賣壓來自本土資金;17日指數一早衝到8,826點,大漲127點,外資單日狂買143億元,終場收盤卻在8,734點,漲點收斂到35點留長上影線,追蹤可知除了一般觀察的八大行庫幾乎天天調節外,其他本地法人也應站在賣方,可能成為大盤繼續推升的絆腳石。

合理推測,雖然中央銀行可能在24日會議中降息,但內資大幅翻多可能性有限,除景氣成長減緩外,國內政局變動也是因素之一。雖然新政府閣揆、前財政部長林全,已拋出經濟不好不會加稅的方向,化解企業界疑慮,不過,國安基金預計護盤到4月15日,接著新總統在5月20日就職,對岸動作頻頻,我邦交國產生異動,長期對兩岸關係敏感的投資人,可能漸趨觀望。

因此,多方雖仍掌握發球權,但投資者應設立停利點或減碼訊號,方能確保獲利能落袋為安。落後進場資金仍在尋找標的,但怕接到最後一棒,具備低基期、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的三低概念股可望落後補漲。

智慧型手機需求已進入高原期,成長不如以往但總量仍會增加,零組件如半導體已有台積電還原權值創下新高,封測也已被日矽併購案帶動,半導體通路股應有補漲契機;蘋果在21日有新品發表會將造成話題,傳發表新品包括4吋iPhone、新款9.7吋的iPad Pro,蘋概股業績開始增溫,股價因在去年底iPhone 6s銷售不佳而在相對低檔,已見底部墊高跡象;本波資金行情,陸股反彈未到季線,在全球主要市場中相對落後有補漲可能,中概內需族群也可參考。

(作者是財子學堂創辦人林成蔭:2016/03/19)

arrow
arrow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