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勢分析: 這波的貨幣寬鬆政策持續燃燒,在歐洲、日本、英國等國央行和美國聯準會(Fed)暫緩升息後,3月24日台灣央行的首季貨幣政策會議即將登場,新台幣匯率由1月的33.821兌一美元,短短兩個月,已經升值到32.312兌一美元,升值4.46%,相對於去年下半年的一路走貶,可說是大相逕庭,台灣10年期公債殖利率持續走低,加上彭淮南總裁曾經提過 :根據歐洲小國的經驗,「降息可阻止hot money(熱錢)流入,可以推估,台灣央行可能再降重貼現率,引導利率下調,大環境的資金仍是寬鬆。

可惜「資金太強、景氣太差」的趨勢並沒有改變,經濟部統計處最新公布的2月外銷訂單金額276.7億美元,受到農曆春節等因素影響,月減19.1%,在季節調整後減2.4%,較去年同期則減少7.4%,是「連11黑」11個月為負成長,累計1-2月外銷訂單為618.6億美元,年減10.3%,由此可以推估,出口業者在未來1~3個月業績仍是有待加強。

 

差堪告慰的是,廠商預期3月接單將較2月增加者占43.0%、持平者43.2%,而減少者占13.7%,至少3月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2月增加,資訊通信、電子產品及基本金屬的接單均可望較2月增加,能有多大幅度表現,有待追蹤。

基本面不夠強勁,如果未能適時補強,這次多頭走勢會像是建立在海灘上的沙堡,潮水一來,就知道「誰在裸泳」,這次「無基之彈」有何危險警訊可以參考,是最需關注的焦點,本欄列出三個警告訊號 :

1.國際股市重挫:今年以來台股大盤屬於國際主要股市中的領先族群,在3月21日收盤後(下同),已經有5.69%的投資報酬率,但中國上證指數為-14.7%,日本-12.13%,香港-5.61%、印度-3.59%,只有韓國勉強交出正報酬1.45%、其他美國僅0.28%(以S&P500為例,3月18日截止,下同),德國為-6.64%,由於台灣景氣沒有特別強,這也意味著如果國際市場大幅回檔,台股很難獨善其身。

2.外資大幅賣超:今年以來,外資是台股最大推手,已經買超1,182億,期貨到3月21日截止,還有39,461口淨多單,本土資金則較保守,因此外資如果縮手,或著反手大量減碼,台股回檔難免。

3.技術面轉弱:台股攻過年線8696點左右,漲勢開始趨緩,由於去年11月的8871點和9千點整數關卡將是下個套牢區,震盪勢必出現,而本波台股自去年1月底站上月線後,未曾再跌破月線,若摜破可視為危險訊號。

操作建議:

低基期、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的三低概念股仍是重心,因此,以半導體為主,預計漲勢可望漫延到通路業者;蘋概股也將因基期低,新品上市可望受惠。

金融股今年面臨獲利成長不再的問題,金控業者前二月自結稅後獲利345.68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34.56%,基本面低迷應為股價不振原因。台灣降息趨勢明顯,全球短期內升息的可能性降低,銀行利差將持平或小幅下滑,加上金融市場波動,投資獲利難度升高,只有財富管理在低利率的環境下容易有表現,整體獲利將較去年保守,證券相關業者獲利好轉,或具落後補漲契機。

(工商時報:2016/03/22)

arrow
arrow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