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熱的夏季,昏昏欲睡的時刻,全球投資人卻彷彿到了遊樂園,坐上「大怒神」,劇烈的上下震盪,為暑假大冒險揭開了序幕。
希臘債務問題是首要變數,這齣充滿愛恨情仇,利益糾葛,常人難以理解的恐怖片已經播出六年,3,200億歐元的天文數字債務,償還談何容易,脫歐或不脫歐,都會引起連環效應,雖然希臘GDP占全球比重不到0.4%,金融市場短期仍難以擺脫其影響。
陸股的暴漲暴跌,近乎90度的上升和下降更像雲霄飛車,資淺的投資人早已暈頭轉向,手腳稍微慢一點的散戶可能屍骨無存。5月起,滬深兩市出現單日新台幣10兆元的交易量,台股上市櫃公司去年一年交易量28.2兆元,也就是陸股三天就超過台股一年的成交值,而滬深兩地約2,800家企業,還不到台灣上市櫃企業約1,500家的兩倍,除凸顯今年台股特別冷之外,也隱含陸股人氣竄升到失控的程度,當回檔出現,投資人過度恐懼也使跌勢「煞不住」。
其中,1,400多家陸企停止交易更是令人意外,急於拿回資金的投資人轉而賣出其他賣得掉的股票,加重跌勢,國際投資者連兩岸三地的港、台股一起拋售,更讓台股跌破9,000點大關,創下今年以來最低的8,750點。
幸而在政策利多陸續出台下,陸股在7月9日有見底回升跡象,港股也隨之強彈,台股7月10日因颱風休市,陸股續漲,情勢回穩後,下周應有穩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