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新發布的領先指標顯示,未來三到六個月歐元區、日本、英國、德國和印度的經濟將持續成長力道,但是美國、加拿大、中國大陸、巴西和俄羅斯的經濟成長將放緩,令人憂心的是,我國前兩大貿易地區大陸和美國都出現景氣疲軟現象,台灣出口力道將受到負面影響。

財政部公布的進出口統計也加深了此一疑慮。

4月我國出口234.9億美元,連三月下滑,較去年同期減少11.7%,累計1到4月出口937.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6.2%,為金融海嘯末期以來最大減幅。主因為國際油價重挫、4月連假上班天數減少,全球經濟復甦力道遲緩三大利空,傷腦筋的是5月出口預估為266.5億美元,因此第2季出口一定會下修,看來淡季明顯,基本面不足,對多頭不利。

雖是如此,外資在台股期貨也布局空單,但現貨市場持股仍未出現大幅賣超情況,資金也沒有大量匯出,代表並未全面看壞台股,如此一現象不變,殺盤有限,本波賣壓減弱後,盤勢有機會轉以指數區間震盪,類股或個股為主。

主因在於,還是錢滿為患,來源是由債轉股。

現任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日前提出警告,一旦開始升息,公債殖利率可能大幅度上揚,(也就是公債將大幅回檔);股神巴菲特也表示,在這麼低利率的時代,放空20年或30年期公債是輕鬆獲利方法,因為此類資產過度高估。

此言一出,債市演出大逃殺,債券殖利率狂飆,據估計不到一個月,全球債市多頭部位損失超過4,000億美元,這些地方擠出的資金短期內驚魂未定,中長期來說,還是必須找投資機會,由於資金屬性保守,可能分布到不同類型資產分散風險,鎖定的標的以評價或基期不能過高的工具為主。

台股殖利率達3.5%,仍有一定吸引力,只是逢淡季效應,出口不振,還常有匯兌損失吃掉獲利,近期季報公布,仁寶、廣達、英業達、和碩單季匯損都逾億元就是一例。

所以,本波外資布局以成長爆發力尚可,無明顯淡旺季和匯兌損失的金融股為主,搭配電子權值股的鴻海、群創,以及非電子產業中季報收益較預期突出的食品股如統一,以及台塑、南亞為主,此一方向未改變前,電子股大部隊上攻,並不容易,指數也不容易大漲。

由於本波行情特色是基本面不強,資金面為主,操作上著重流動性,以跌深反彈或波段操作為主,因此,大型股與高價股容易受青睞,股價如果經過修正,相對位置不高,稍有題材就可能反彈,聯發科、聯詠等為代表,但續航力得看續業績支撐力道,LED族群在照明部分成長可期,股價也修正;砷化鎵、網通等股價在高檔,法人也高持股的族群,股價維持多線型固然強勢,得謹慎觀察業績,稍微不如預期,停利賣壓蜂擁而至,網通股的中磊即為一例。

本土資金喜歡著墨的中小型股在和旺違約交割事件後,將整理一段時間,5月正逢繳稅季節,接下來的除權息行情也可能因為富人稅而縮水,不妨靜候買點,精挑細選即可。

arrow
arrow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