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外資法人看經濟景氣,可是指標太多,我也不知道看哪一個 ? 理專跟我講解市場的時候有用技術分析,又金叉,又死叉的,線好幾條也不一定對;我自己買書來看,裡面教授說可以用4433法則,網站上按個鈕就會跑好幾檔基金出來,是很方便啦,問題是買哪一檔 ? 甚麼時候買 ?買了甚麼時候出,放定存,又怕通膨吃掉利息,老公還碎碎念,說我把她辛苦賺來的錢沒當一回事,怎麼退休 ? 想到就頭大,我都快煩死了………….」

張大姐是以前同事的姐姐,她好像憋很久,一邊念念有詞,一邊翻著她的銀行對帳單,指著上面的投資組合給我看 : 「我看書上和專家都說要有個投資組合,然後做好資產配置,我就一口氣買了5檔,中國的最近是不錯啦,拉丁美洲就比較差,最氣人的是礦業和綠能,也不知道甚麼時候會上來,我就怕賣了就漲,你王伯伯啊,中國基金套5年,去年第三季才開始長沒多久就賣了,現在被我罵到臭頭,你知道嗎……….」

望著張大姐不停的說話,嘮叨如黃河之水般的滔滔不絕,可以理解她的壓力一定很大,一個單純想要好好退休的願望,竟成了難以負擔之重。

「大姊,別煩惱,可以叫小寶搞定妳的投資組合啊!」為了避免大姊過於激動,我打斷她的抱怨,給她建議。

「小寶,他才國小,能幹嘛?」大姊張大嘴愣住,如同隔壁修房子一直鑽牆壁,終於在中午12點停下來一樣,四周忽然清靜許多。

「這是個超簡單的方法,叫再平衡,國小的數學就可以搞定妳的投資組合,所以,小寶也可以幫妳搞定投資組合喔,你仔細看看。」,看到她興奮的神情,我鬆了一口氣,趕緊拿出紙筆跟他說明。

是的,投資理財如果想要有比別人高出一節的投資報酬率,需要了解的指標和數據的確很多,但是,如果目標是退休,力求穩健,那麼「投資組合再平衡」是個很好而且容易了解的方式。

「再平衡」(Rebalance)的意義在於 : 市場力量將造成不同資產價值的增減,令它們所佔投資組合的比重有所改變,若想維持原先設定的資產組合,投資者必須賣掉相對上升的資產,同時買入相對下跌的資產(如附圖一)。

Kevin052601

例如,A某有1百萬元的儲蓄當成退休準備金,認為自己屬於穩健型的投資者,將自己的投資組合中,股票和固定收益的比重設定為5:5,也就是股票和固定收益各50萬元,結果近一年來,股市頻創新高,股票漲到70萬元,固定收益匯差吃掉利息,因此價值還是50萬元,這樣股票比重拉高,風險也變高,當檢視時,就必須在股票部位獲利出脫10萬元,然後將這10萬元加碼在固定收益資產,調整後,股票和固定收益都是60萬,其比例還是5 : 5,回復到原先設定的水準,這就是投資組合再平衡。

再平衡有個好處,這樣的資產配置是動態的調整,比設定後,完全不調整的靜態配置要靈活,等於是做到逢高賣出,逢低買進。再平衡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定期平衡,就超出設定比例做調整,如A某每季檢視一次自己的投資組合,當他於2015年第二季的5月檢視投資組合,他就偏離原先設定的5:5比例部位多賣少買;一種是門檻平衡:不定檢視時間,超過原有比例20%才再平衡。

國內外已有不少學者高手評論再平衡這個方法,甚至於還有專門論文研究,其原理在於沒有人能準確預估未來的資產變化,不如確實做好資產配置然後再平衡能帶來穩健報酬率。這個方法可以解決一般投資人沒時間研究,或專業不足無法辨別買賣時機的問題,的確值得推薦。

哪個方法好用 ? 如果使用期間,還有後續資金投入,可以利用定期檢視的時間一併投入;如果,沒有後續資金投入,超過門檻才再平衡會是好方式,這兩個方式都只需要國小程度的加減乘除就可以做到,是不是輕鬆簡單 ? 至於,股票和固定收益的內容如何配置,讓我繼續寫下去。

 

 

 

arrow
arrow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