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第2季以來,國際政經環境屢屢傳出雜音,如美中關係再度緊張、病毒二次來襲、亞洲軍事衝突等事件,然而金融市場走勢震盪後再推升,意味著資金寬鬆的低利環境下,資金前仆後繼投入股市的趨勢並未改變。

 

行情要走得長遠,還是得靠基本面推升,經濟成長和企業獲利是不變的基石,4、5月算是跌深反彈,但6月以後要繼續推升,絕對要有業績做為支撐。

 

景氣的確逐漸回溫,著名研調機構IHS Markit在每月下旬公布各區域或國家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此一數據有領先性,根據最新統計,6月美國製造業和服務業PMI皆優於預期,製造業甚至接近50景氣分水線;歐元區的製造業和服務業PMI也有類似現象,創下四個月最高。

 

這顯示出各國陸續解封後,經濟確實重新啟動,雖然人員流動還無法立即回復正常,但疫情衍生出的新需求,搭配原有的消費能力逐漸回籠,步伐尚稱穩健。

 

從股市表現來看,最為強勁是以科技股為主的美國那斯達克指數,還有生技指數均創下歷史新高,尖牙股如亞馬遜、蘋果、網飛(Netflix)、臉書、微軟等,股價也都一度創下紀錄;無獨有偶,近月來中國大陸股市看似表現平平,其實生技醫療和科技產業比重高的深100、創業板指數,都突破前初高點。

 

台股也不遑多讓,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千元以上多了矽力-KY、祥碩、信驊、譜瑞等四檔,百元以上的個股亦有富邦媒、聯發科、世芯等強勢,中低價股則是輪番點放,熱鬧非凡。

 

第3季為除權息旺季,值得期待,先前6月18日台積電除息迅速填息的表現,為7月帶來好兆頭;再者,據估計台灣加權指數將因除權息而蒸發約400點,產生指數停滯或回檔的假象,投資者減輕追高的疑慮,加上配發股利意願高,將增加投入市場意願。

 

另一個特殊的效應是「保費懸崖」,由於金管會出手管制調整保單商品結構,主要是降低保單的儲蓄成分、提高保障成分,以符合保險本質,其新規範將於7月1日正式實施,對年創造約 五、六千億元保費收入的儲蓄險影響甚鉅,投資者勢必另尋投資工具,股市將是受惠者之一。

 

投資策略上可以提高持股比重,如擔心劇烈波動,台灣和富時等指數公司,已經推出低波系列指數,相關追蹤的ETF如國泰股利精選30、元大台灣高息低波、FH富時高息低波等,可以逢低布局。

 

另一種方式可先投入低成數資金,待出現獲利,表示行情持續走升,或者買對投資標的,再調高持股比重,求取更多獲利;如果開始虧損,代表行情可能已經反轉,或自己買錯股票,可暫停腳步,檢視投資組合再出發,或降低持股成數,以免其他變數。

 

電子股中,台積電、鴻海、國巨等負責穩住盤面,下半年能見度高的臻鼎、技嘉、聯鈞、和碩、神達、精誠等可追蹤,大立光則須待手機市場好轉,本波以補漲為主;生技醫療股在疫苗、檢測、口罩等族群漲多後陸續整理,已經有獲利的製藥個股可望輪動。

 

國內房地產市場增溫,新台幣緩步升值, 資產營建等企業如台肥、士林三寶等亦有題材;油價止跌石化中間原料維持低檔,如需求不變下游業者獲利應見好轉,如宏全、永裕等也可留意。(作者是資深證券分析師)

arrow
arrow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