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45萬,換一間6坪多的小套房,雖然真的要輸很難,不過有兩個問題。」小黃臉色嚴肅的說 : 「第一 : 誰幫你代管 ? 第二 : 額外花費看不見。」
K想起海外房地產投資一個很重要的步驟 : 代管服務。因為如果是投資海外不動產,通常都附租約(已經有房客),付出一定的管理費用讓當地專業的代管公司負責收租修繕相關雜事,不必越洋接受房客的抱怨,另外最主要的是,如果房客到期未續租,相關招租或代看事宜也是代管服務的範圍。
「我已經問過了,一般的房屋代管不一定跨全國,也就是你向在東京的屋房仲介買房子,他頂多幫你代管到橫濱或名古屋,因此如果買了北海道的房子,你得自己找北海道的房屋代管公司幫忙,手續複雜;其次,札幌的冬天和春天平均溫度都在零度上下(如附圖一),都必須吹暖氣,但如果空屋,或使用不當,暖氣管在冬天會凍壞,修繕是額外的費用。」小黃有點遺憾的說 : 「我也很想當房東,而且門檻這麼低,早就問過了。」
「了解,如果克服困難,還是可以拚拚看啦,新台幣45萬就可以當房東ㄟ,真是誘人。」K拿出iPad,滑了幾下,找到圖檔,拿給小黃看 : 「既然你早就研究過了,看看我這個流程(如附圖二)排的順不順,我也看了幾個網站,接觸了幾個業者,國內外都有,佣金規則似乎都一樣。」
小黃接過iPad,看著畫面上的流程圖開始思索,接著動手修改流程圖檔案。
「大功告成,實際的情況比較類似這樣(如附圖三)。」小黃招呼K過來看,接著說 : 「其實,我已經下手了,實際走過流程後,發現和在台灣買房子不太一樣。」
「太離譜了吧,你挑選物件後,就直接提出購屋申請,然後才去看房子,還直接簽約付訂金」K有點訝異的質問,「買房子,畢竟是高單價,一輩子的事,這樣會不會太冒失 ? 而且,你還已經下手了 ? 」
「所以,這叫做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小黃翹起腳來,恢復了莫測高深的模樣,「挑選物件,個人有個人喜好,可以慢慢討論。後面的程序,必須注重事實!」
K不解的皺起眉頭。
「事實就是,我們不是好野人,我們只是投資小有成就的中產階級,你要現場看物件再下單,請問,如果第一次沒看到中意的,第二次、第三次………….你要跑幾趟日本才會看到中意的房子 ? 就算東京自由行不貴,也是成本,當然先在網路上看就可以,我都選Owner Change的小套房,也就是已經有房客在內,這種房間不能進去看,只能看周遭環境。」小黃吞了口口水,接著說 : 「聽過網路大神 : 谷歌,Google沒有 ? 拜一拜他就可以了。」
「你是說,上Google Map去看 ? 」K疑惑的問。
「沒錯,你以為Google股價創新高,是炒作的啊。」小黃說著激動起來,直接滑給K看。
如附圖四
K能了解小黃的想法,他自己在研究東京房地產的時候,就發現絕大多數日本房屋仲介的網站上會有銷售物件的地址(這點比台灣好多了),有的需要加入會員,也是免費,再將地址複製後,貼到Google的地圖上,就會出現該物件的路況圖(如附圖五),周圍環境一目了然,在Google地圖服務的左邊,有街景服務,再點下去,會出現該物件的實景,當然是谷哥大神拍的,如果還想看看四周圍,可以點畫面上的任何一個地方,你會發現,可以從不同角度看這棟建築物,跟你到現場一樣。
「現場看,還是會有一點差異啦,噪音,味道,這種東西Google Map看不到。」K還是要吐槽一下
「當然現場看還是最準,但是在節省時間和金錢的時候,用Google地圖看,真的很方便。」小黃心有不甘的說,「還有更簡單的方式嗎 ? 」
因此,比較省事、省錢的方法是先挑選物件,然後就委託仲介遞交「購買申請書」,這份文件註明顧客希望的購買金額等條件,下一步由日本仲介公司與賣方進行協商,但還無須支付費用,和台灣出價要先交斡旋金的方式不太一樣,但是,和日本人交易要注意信用,出價後,除非房屋有瑕疵,不然不能後悔,不然下次要交易,對方會質疑你的誠意,所以,雖然不用付斡旋金,也是要深思熟慮。
「好啦,那麼你怎麼挑選物件,這難度很高,搞不好比選股票還難喔?」K故意考考小黃。
「哈哈,這你就問到內行人了,我歸納出日本選房十誡,可是獨家秘方喔。」小黃一副神秘得意的樣子。
「快說來聽聽,甚麼叫日本選房十誡 ? 」
l 想當房東嗎 ? 想有穩定現金流嗎 ? 日本選房十誡如何讓小資族晉身房東 ? 「投資人K的天命之旅」第十九篇繼續和各位朋友分享 : 比安全多一點冒險,但比冒險多一些安全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