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在外資連20買的推升下,終於看到9,000點的關卡,這是2011年6月以來的高點。

今年的台股走勢和以往表現不太相同,往年常常國際股市跌,台股就大跌,國際股市大漲,台股小漲,現在終於一吐怨氣。今年以來,南韓、陸股、港股都還是負報酬,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卻累積了四個百分點左右的正報酬,在亞洲主要股市表現中,名列前茅。

這樣的成績,主管機關金管會的積極作為扮演重要角色,先是包括現股當沖;這種可以增加投資者避險或交易意願的措施,吸引中實戶,甚至於大戶的資金回籠。

另外,也將放寬券商轉投資為淨值40%的上限範圍,建置亞洲市場布局資料庫,並且加強跨國監理交流合作,連同之前開放的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OSU),對業者來說,無異是打開一扇窗,讓業者呼吸新的空氣,可以大顯身手一番。

盤面上,台積電為主要攻擊手,法說會上端出首季每股稅後盈餘1.85元,本季營收1,800億~1,830億元,季增率可達21.4%~23.5%,法人原本擔心的重複下單情況可能不大,毛利率則約季增2%。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並未在法說會露面,但是這些預估數據高於一般機構法人預估值,上周五,台積電一早衝鋒創下新高,大盤指數也跟著攻到9,002點,但追價力道似乎不足。

值得留意的是,國際投資風向球在轉變。

由於金融海嘯後,全球股市受到寬鬆資金激勵,紛紛強力彈升,主流由科技、生技業帶動,這個族群已經有轉弱跡象,例如去年火紅的3D列印大廠3D System,今年以來跌幅達48%,幾乎腰斬;重量級網路業者Twitter,今年跌幅達29%;Facebook(臉書)一個月也跌了14%;美國前三大的生技公司吉列德(Gilead),近一個月跌了7.22%,走勢疲軟。資金有從漲多的成長股撤出的味道。

台灣則是指數創波段新高,但股王大立光一周原地踏步,同樣的情況出現在股后漢微科,另一檔外資上看千元的碩禾更是在3月見到高點後就開始回檔,反而是去年表現不佳的TPK、宏達電在助攻。

市場對於漲多基期高的企業,開始彈性疲乏,這往往是行情將進入整理或是漲勢末端的象徵。

面對千變萬化的市場,我們應該更加謙卑,當訊息透露出風險,務必設停利停損點,以確保獲利;另一個選擇是,跟隨市場的腳步,停止追進成長股,對價值股多點關愛的眼神。

以紡織股為例,大陸1到2月需求低迷,3月上游石化廠開始調漲石化中間原料報價,如中國中石化上修苯和CPL的報價,讓下游觀望中的客戶開始回補庫存,國內尼龍大廠力鵬3月營收月增率達18%,第2季持續加溫;聚酯產品3月也見到買盤,第2季起升溫。相關廠商可望苦盡甘來。

有趣的是,從上游的新纖,到中游加工絲的力麗、集盛、宜進、聯發,股價淨值比都低於1,代表股價低於股東權益。事實上,適用於寶特瓶的聚酯粒可望在4月下旬浮現需求,屆時,相關公司營收上揚,可能又吸引買盤追價。

買在低檔,人生是彩色;高點進場,人生是黑白。你,如何選擇?

(作者是財子學堂副總經理)

【2014/04/19 經濟日報】http://udn.com/



全文網址: 股海指南針/投資風向轉變…價值股抬頭 | 股市要聞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2/8622167.shtml#ixzz31Q4zly1m 
Power By udn.com 

arrow
arrow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