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操作 :
5月26日到6月24日共21個交易日,股市進入震盪整理,消息面則是美國與各國關稅談判過程、以色列和伊朗的衝突、美軍轟炸伊朗核設施,投資者擔心戰事擴大,又傳出可望和談,多空交雜。
上一篇操作紀實指出盤勢可能已經由熊轉牛,但是短線上22000上下壓力不輕,有待”時間”消化賣壓或下跌以”空間”化解。現在看來,加權指數幾度衝過22000點又拉回,確實上檔解套籌碼眾多,還需要一段時間整理。
我的選股條件,雖抓到一檔電線電纜強勢股,組合中其他持股表現不是原地踏步,就是拉回測試支撐,想了想,決定不調整選股原則(原因後續說明),先將波段操作持股水位降到30~40%上下,觀望一段時間,主要操作對象如下 :
- 買進或加碼族群包括 :
運輸物流、連鎖餐飲、連鎖手搖飲。
- 賣出或減碼族群包括 :
航太機械、半導體航太、航太精密機械、壓縮機、科技廠房工程、工業電腦、餐飲連鎖、進口汽車銷售、營造工程、食用油酯。
這段時間出場,值得一提的個股為 :
國防航太 : 駐龍、千附精密、晟田,這個族群本來價量齊揚,配合國際情勢緊張有機會漲一波,但卻紛紛拉回,可能因為科技股特別是AI族群轉強,將資金吸過去,由於長線題材仍在,繼續觀察中;
工業電腦 : 這次挑了新漢,表現不佳,先出場觀望,也許籌碼需要再沉澱。
值得思考的事 : 打擊率偏低,該怎麼做 ?
盤面的強勢股,不是不符合我的選股原則,就是剛選出列入自選股,就馬上噴出,來不及下手。
這次感覺比較特殊,我很少遇到這種連續揮棒落空狀況,先前即使在股債皆跌的2022年,我仍然每幾個月就可以累積一些正報酬,今年第二季命中率持續低於平均水準,有兩種可能 :
1. 看錯行情,不是多頭,只是反彈
2. 個人手氣不佳,應是操作策略不適合現在的盤勢
仔細思考,應以第二種情況較有可能。
國外有投資者提出「Taco 交易」(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也就是美國總統川普在政策引發市場動盪時,常常選擇退縮,這使得原本推動的政策可能一夕之間轉彎,或著原本不存在的機會突然出現。
而我的交易策略是找尋長期趨勢,在中間透過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尋找投資標的,再尋求切入獲得利潤。
然而由於政策反覆,近期股市時而在下跌時突然反轉向上,也會上漲時突然向下,欠缺明顯持續的趨勢;族群除了原有的AI股外,沒有其他較明顯的主流,而我的選股條件因某些設定常沒有篩選到AI股,所以最近打擊率偏低。
平心靜氣而言,不是只有我,而是全世界的投資者都面臨近期這種”不確定”因素高的環境,然而,還是有人能夠獲得正報酬。
有的人,在每次回檔進場抄底,因為他賭川普一定會縮手,結果到目前為止都是如此;
也有的人,就是堅持重押AI股,結果到目前為止似乎也能獲利。
我思考自己投資屬性和風險承受程度,還是決定不抄底,;也不重押現在盤面上的AI股,因為壓力大會睡不著。
目前策略 : 降低波段操作部位,持續原先擴大扣款金額增加扣款次數的定期定額加碼機制。
(以上內容為個人經驗分享,僅供參考,非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