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操作 :
3月25日到4月24日共21個交易日,股市重挫後反彈,主因為美國總統川普推出”對等關稅”政策,課稅範圍和幅度大幅高於預期,投資者急於拋售持股,後因部分政策暫停,股市反彈。
台灣加權指數從本波最高去年(2024年)7月的24416點,至今年(2025年) 4月9日最低來到17306點,跌幅達29.12%,已經符合華爾街對空頭的定義。
我曾經對台股的空頭市場作過研究,1990年(民國79年)到2025年(民國114年)這36年間,曾經有過25次的空頭市場,這次是第26次,平均約1.44年出現一次,空頭市場並不少見,關鍵在於 : 掌握特性把報酬極大化。
台股的空頭市場大致可以分成三種類型,其持續時間和幅度各有特色,即具操作參考價值,詳細內容稍後說明.........
先提醒大家 : 多頭不用急,但是該準備了 !
這段期間,股市表現非常弱勢,我的投資組合持股多檔陸續觸及停利停損點,當時雖然並沒有非常看壞行情,不過還是依照原先設定的條件執行減碼,現在回顧,真的慶幸自己有落實風險控制,不然,真的會損失慘重。
調整後,波段操作持股降到7%上下,主要操作對象如下 :
- 買進或加碼族群包括 :
電信股、進口汽車銷售;鋼鐵。
- 賣出或減碼族群包括 :
電信股、塑膠射出、水泥電力、晶圓代工、咖啡烘焙、直播、新藥、網路解決方案、營造工程、縫紉機及零件、功率半導體封測、條碼標籤印製機、戶外鞋代工、工業電腦、黏扣帶織帶。
這次空頭行請比較特別,先緩跌後大跌並不意外,特殊的是,4/7、4/8、4/9這三天多檔個股以跌停鎖死的方式重挫,我的投資組合也受衝擊,不少持股要停利停損卻無法出場,報酬率由賺錢變成虧損。
反彈後,我估計今年整體還小賺,決定部分部位留倉看是否彈更高,加上短線操作,希望賺一些回來,結果多做多錯,毅然決定停手減碼觀望,保本為上。
這段時間出場,值得一提的個股為 :
研華(工業電腦) : 我頗為看好工業電腦這個產業,也看好這家公司,它的客戶遍及全球,可惜川普關稅政策打遍全球,今年的成長可能會縮水。
浪凡(直播) : 原為看好前景和技術面持有,在破停利(損)點後出脫,結果居然在反彈行情創還原權值後近四年新高。
鈺齊-KY(戶外鞋代工) : 今年進入擴張期,產能包括台灣、越南、柬埔寨,這次掃到颱風尾;百和興業(黏扣帶織帶)更為弱勢。
再者,新至陞(塑膠射出)、伸興(縫紉機及零件)、潤弘(營造工程)、捷敏-KY(功率半導體封測)、科誠(條碼標籤印製機)等,獲利股利都不錯,可惜,還是必須執行風險控制,先出場。
我的操作哲學是再看好的個股,如果跌破停利(損)點,也必須執行停利(損),但保持觀察,如繼續弱勢,就會將之從自選股刪除,如止穩轉強,可能會伺機回補。
值得思考的事 : 空頭市場來臨,何時翻多 ? 該買甚麼股票 ?
我也不會立即拉高持股成數,因為變數仍在,況且每次大空頭都是由小跌開始,最佳策略是低持股水位,靜候底部成形,進場的訊號就是等指標股和主流股出現,才會加對方向。
我曾經對台股的多頭空頭市場作過研究,以美國華爾街的定義:由最高點下跌超過20%就視為空頭,由最低點上漲超過20%就視為多頭。
1990年(民國79年)到2025年(民國114年)這36年間,曾經有過25次的空頭市場,這次是第26次,其持續時間都沒有超過一年以上。
空頭市場可分成三種類型 :
- 一般型 : 跌幅約3成;
- 突發型 : 跌幅約3成多,時間最短;
- 泡沫型 : 跌幅約5~6成。
這次台灣加權指數由去年(2024年)7月的24,416點,至今年(2025年) 4月9日最低來到17,306點,跌幅達29.12%,歷時9個月,應屬於一般型或泡沫型。
如果是一般型,低點約在16,000~17,000點,如果是泡沫型,低點約在10,000~12,000點。
由於川普最近身段已有放軟的跡象,如果關稅戰未再擴大,美國經濟沒有明顯經濟衰退,最大衝擊應逐漸去化,加上台灣的國安基金也已經進場,可以適當消化賣壓。
因此,有大概率,這次可歸類在”一般空頭”,低點就是17,306點,或著再測試甚至於假跌破一次,再止穩進入築底階段。
關鍵在於,下一波主流股以及指標股尚未明朗,因此,目前不妨稍安勿躁。
我個人的操作策略 : 短線和波段仍觀望,但是,定時定額投資的金額和次數都增加,在相對低檔區累積股票部位。
另外,在主流族群尚不明朗的時候,可以先酌量佈局市值型ETF如0050、006208,或中小型股ETF如00733等,以求先建立基本部位。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我的觀察,每波主流股,通常都和上一波不同,這點很重要 ! 因此,先前漲多的AI股有可能不會是下一波主流股,這點應該和很多人的認知不同,是否會成真,不妨印證看看。
(以上內容為個人經驗分享,僅供參考,非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