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總是領先反應」,這句話再度獲得印證。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在9月16-17日召開的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決議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至0.25%不變,由於Fed公布的會議記錄顯示投票數為九票對一票,代表Fed本次不升息獲得絕大多數共識,全球股市8月出現股災,但9月初就強勁反彈,如今看到不升息結果,不難領悟到上漲原因,但是,Fed為什麼不升息?了解這個決策因素可能更值得我們探討。

觀察Fed的會後聲明稿和經濟預測內容,其中有三大警訊有待追蹤:

第一、Fed提及經濟活動、家庭支出和企業固定投資持續溫和增加,不動產穩健,勞工市場的就業成長失業率下降的好消息,但指出淨出口疲軟,且「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情勢可能抑制經濟活動,通膨在短期內可能有下降壓力」,所謂全球經濟應是指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新興市場,金融市場情勢代表股災,加上通膨未如預期,這應是FOMC維持貨幣政策不變的表面主因。

第二,Fed公布的經濟展望,預測美國今年經濟成長平均值2.1%,優於先前預測的1.9%,但2016年預測值為2.3%,低於6月預測的2.5%,顯示長期成長動能不強;其失業率5%,低於原先預估的5.3%,就業市場回溫;Fed注重的通膨指標個人消費支出(PCE)0.4%,低於前估的0.7%,幸而核心PCE指數(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等項目在內)1.4%,高於6月估計的1.3%,仍低於2%目標區。

第三,由Fed內部利率展望來看,理事們對聯邦基金利率平均估計為0.4%,雖較6月估計的0.6%下滑,但仍較目前的0%至0.25%高,代表年底前仍會升息。

由於年底前,在10月27-28日,12月15-16日FOMC還有兩次貨幣政策會議,可想而知,市場焦點將開始猜測,到底是10月,還是12月會升息,這個議題將持續困擾市場,也就是「利空未出盡」。

其次,美國財長已去信國會,希望儘快調高債務上限避免不必要風險,目前美國政府開銷仍能維持到今年10月下旬,這個變數也可能是Fed考量的潛在因素,因此可以預期,盤勢震盪還是難免。

回到台灣本身,台股由7,203點開始反彈逾千點,證所稅修法可能將進入一個月協商冷凍期,缺乏短期激勵因素,中長期還是反映基本面。21日將公布8月外銷訂單,接單金額是否高於363億美元,甚至於在年增率上揚,排除「連五黑」厄運,將主導台股未來反彈空間。

三個選股方向:生技股在政府宣示加強重視生技投資的決心後,行政院又將在10月底前提出「台灣生物經濟發展方案」,對新藥及新醫材加速審批,本土中實戶有回籠生技股點火跡象;電子股成長主軸仍以蘋概股為首選,蘋果公司指出,由初期訂單來看,最新款iPhone銷售將超越去年第一個周末銷售的1,000萬台,消費者仍然買單。

Fed上調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表現出對景氣信心,因此以美國為主要外銷地區的鞋類、成衣、房屋修繕、汽車零組件有基本面支撐,第3季還會有業外匯兌收益,亦可以留意。

(作者是財子學堂副總經理林成蔭)

 

 

arrow
arrow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