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景氣表現如此疲軟?美國、中國大陸等重量級國家的最新經濟數據不如預期,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的基本面也顯示出成長趨緩,看來不只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拉警報,如何振興經濟已經成為各國政府和央行的頭痛問題。

月初公布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可做為評估經濟變化的先行指標。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剛公布的9月製造業PMI為50.2,是2013年5月以來最低;歐元區9月製造業PMI終值為52.0,較8月的52.3略低;日本9月製造業PMI經季節調整後終值為51.0,低於8月終值51.7,為三個月來首度下降。美國、歐盟、日本占了地球約70%的經濟實力,製造業PMI都守住50的多空分界點,但都較前一個月下滑,尤其是美國的數字使人提高警覺。

新興市場的龍頭中國大陸9月製造業PMI是49.8,為最近四個月以來首次上揚,但仍處於50以下;常和台灣相提並論的南韓9月PMI從8月的47.9上升至49.2,略見好轉,但為連續第七個月在50以下;巴西9月製造業PMI略見改善,仍只有47;印度9月製造業PMI為51.2,創七個月來新低,卻為開發中國家的強者,鴻海、華碩等大廠搶進印度其來有自。

台灣當然受影響,國發會公布由中經院所統計的9月製造業PMI為46.1,較上個月的45增溫,但仍低於50。值得留意的是,出口不振對內需有負面效應,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為45.3,創指數編列以來新低,且受調查的八大產業對未來六個月景氣狀況持續保守,反映了管理階層的一定憂慮,對照勞動部公布的9月無薪假,實施人數自去年2月以來首度破千,面向涵蓋傳產與科技業,國內氣氛山雨欲來風滿樓。

這波台股多頭從2008年11月的3,955點上漲開始,直到今年4月穿越萬點的10,014點截止,牛市已經發展了六年多的時間,基期墊高,師老兵疲,進入景氣循環的下滑修正期,在所難免,須提醒目前景氣對策信號已經連續第三個月呈現藍燈,綜合判斷分數不再走低,但領先指標持續下跌。今年沒有旺季效應的熱度,明年初進入淡季,雖有國安基金延長護盤,企業和投資人也應做好準備,因應變數。

實質有效需求不強,應是當前最大問題。美、歐、日、中等大國力推寬鬆貨幣政策,充沛的資金除了炒作外,也大肆擴充產能,過多的產品出籠,遇上微弱的需求成長,削價競爭成了去化庫存的方式,鋼鐵、太陽能、面板、LED、DRAM、能源等產業都有類似情況。廠商微利經營的負面效果浮現後,殘酷的淘汰賽正在展開,其過程艱辛漫長。

目前投資策略必須聚焦,少數吸引消費者買單的企業與其供應鏈是重要指標。美國運動潮牌UnderArmour(UA)的供應廠商儒鴻、聚陽、得力、寶成等公司,第3季股災未受波及,已經展現了此一超強能力,唯本益比過高,風險提升;iPhone 6s及6s Plus在12個市場開賣後,三天就賣出超過1,300萬支,創下iPhone銷售的新紀錄,以鴻海、鴻準、正崴等為首的蘋果供應鏈,是第4季少數能有業績保護的電子廠商。中共五中全會料於10月中旬召開,會期為三天,會後揭露未來十三五計畫的藍圖,將是本月伏兵。

(作者是財子學堂副總經理: 2015/10/03)

arrow
arrow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