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開始買基金 ?」「這檔基金好不好 ?」「我買**基金,這樣對不對 ?」,眾人問題像連珠炮一樣的丟出來,這不是基金投資講座,是一場婚禮,我坐的位置大多數人不是非常熟悉,大家禮貌性地寒暄後埋頭猛吃,氣氛一片祥和沉寂,猛地有人看看手機後抱怨起最近的股災,使他的基金淨值縮水不少,桌友們無論認識不認識發言突然踴躍起來,這次全球股市瞬間重挫,「有緣沒緣,大家套做伙」,有了共同的話題,都想找檔明牌賺回來,或著轉虧為盈,不過七嘴八舌後,似乎沒有結論。

 

「Kevin ,你說呢 ?」高中同學小黃皺著眉頭問,霎那間,9個臉孔轉過來,臉上寫著疑問。

 

「沒有標準答案。」我兩手一攤,抱歉的說。

 

「這裡就算不認識,也都算是自己人,你還機機車車的,拜託喔。」也是同學的山羊頭翻翻白眼,吐槽起來。

 

「天大的冤枉,這個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你上次說自己公司RUN的不錯,賺的錢怕虧損,只想買固定收益產品;小黃之前靠公司上市削了一票,現在白天就盯盤做波段,滿口的一帶一路、安倍三箭,都是買股票基金,適合你的,怎麼會適合他?」我苦笑著說,轉頭看到T帶了剛進社會的兒子來喜宴,正看著這邊,感嘆地接著說 : 「T的公子,剛進職場,起薪有限,只能從月薪一筆一筆省下來定時定額投資,適合的基金當然也和他爸爸單筆投資的基金不同,仔細的說,你們9個人,可能就有9種投資組合,怎麼會有標準答案 ? 」

 

小黃了解的點點頭,其他朋友也撐著下巴沉思起來。

 

這是個常常出現的迷思,大家常會覺得搞定基金投資很簡單,就是一檔「明牌」買下去就對了,事實上不盡然,每個人需要的「明牌」不同。因此,讓自己基金投資更順利的方式是 : 把SOP(標準作業流程)做出來,以後就按表操課,這樣絕對順暢很多,不用到處問明牌,因為,自己就可以找出明牌。

 

相信,您由本文開始的真實例子了解到,不一樣的人,需要的基金不一樣。我們去看醫生時,先量量體溫、血壓、看看徵狀是甚麼,哪裡不舒服,有沒有過敏病史,需要打針,還是吃藥就好。感冒發燒有退燒藥,肚子痛腹瀉有止瀉處方,不同的病,對症下藥才有功效。

 

基金投資也是相同。

 

  • 首先,將自己分類,如同哈利波特中,用分類帽決定每位新生從葛萊分多、赫夫帕夫、雷文克勞和史萊哲林這四個學院,選出適合自己的修習處所。投資人不用分類帽,只要看測驗結果,就可以找出自己的投資屬性和風險承受程度。

 

  • 接著,訂出合理報酬率。例如,保守的朋友,沒有辦法忍受10%虧損,因此也無法有太高的投資報酬率,所以每年平均3-5%是可能達成的目標,因為,要求報酬率越高,風險越高;不想冒太大風險,報酬率也會較低。

 

  • 然後,擬定資產配置比重。例如,訂出預期每年平均5-7%的投資報酬率,這樣的可能投資組合是股票7成,全球債或政府債等固定收益3成。

 

完成以上三件事,才開始選市場、選基金 !

 

完成以上三件事,才開始選市場、選基金 !

 

完成以上三件事,才開始選市場、選基金 !

 

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 如果一開始就聽明牌買基金,可能根本不符合需求;或著祈求每波段20%的投資報酬率,那可是股神巴菲特的年畫投資報酬率;也可能在多頭市場買了一堆股票基金想賺差價,忽略了資產配置,遇到一次股災,賺的錢都吐回去。

 

你,知道自己的分類嗎 ? 趕快學哈利波特了解適合自己的方向吧。

arrow
arrow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