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次的操作紀實提醒大家「不管滿不滿意,都該開始確保獲利」,隨後行情開始進入震盪整理,雖然AI概念股仍然很強,但是風險逐漸升高了。

 

我們都知道股票是反應未來,只是,到底反映到多遠的未來 ? 未來的業績很好,只是,漲多少才算合理,這些都很難有標準的答案。

 

然而,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投資者總是在高點過度貪婪,在低點過度恐懼。

 

時序將進入8月,即將公布7月份的營收,到8月底也還有不少公司的第二季財報尚未公布,墊高後,預期行情將由「躺著賺」的階段,進入「不好賺」的階段,實質業績和展望將會為滾燙的盤勢降溫。

 

這次生成式AI帶動的多頭行情,將多檔相關個股的股價推升到歷史高點,特別提醒的是,這次的漲勢不是獲利的推動,而是來自「估值」的提升,投資者因為AI概念,給予某些公司更高的本益比,目標價自然提升。

 

例如 : 白馬公司的EPS=10,目標本益比為10倍,目標價為10*10=100元。

 

但是,在生成式AI橫空出世後,白馬企業因為某項產品名列AI供應鏈,投資者對其長期遠景非常樂觀,認為應該享有2030倍本益比,於是,即使獲利沒有增加,股價也挑戰200300元。

 

可是,生成式AI的某項產品只佔白馬公司營收10%,其他部分的需求還處於疲弱的狀態,一加一減,業績其實沒有增加。

 

這時候,冷靜思考一個問題,「生成式AI」概念股享有高本益比的原因,就是因為會「高成長」,如果,白馬企業的業績沒有「高成長」,為什麼應該會有高本益比 ?

 

持平而論,我們可以把白馬公司的產品拆解,列入AI供應鏈的某項產品應該可以估為20倍或30倍,其他沒有成長的產品還是只能享有10倍本益比。

 

也可能,例如市場需求將暴增,白馬公司將全力發展AI產品,明年該生產線產量和毛利將急速走高,某項產能明年會占比兩成,毛利可提升三成,EPS將成長。

 

上述的作法比較合理,畢竟台股中所謂的「AI概念股」業務範圍不全是生成式AI,在其他業務需求不振的環境下,短期內不容易看到業績的大幅成長,甚至於明年有20%、30%的成長,當股價已經漲逾倍,難免「高處不勝寒」。

 

指標股如果陷入整理或修正,其他族群雖有補漲機會,但風險漸增,此時應謹慎,「躺著賺」的時間告一段落,「不好賺」的時間悄悄到來。

 

(以上為個人經驗分享,僅供參考,非為投資建議)

arrow
arrow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