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數據也提供經濟增溫的數據,最新公布的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的2月製造業指數為57.7,高於市場預期及1月的56;歐元區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55.4,比1月上揚0.2;中國官方統計的2月製造業PMI為51.6,較1月升0.3,非官方的財新中國PMI為51.7,較上個月增加0.7;日本2月製造業PMI終值為53.3。可以看出,全球主要國家製造業氣氛活絡,陸續公布的非製造業PMI也都維持在50的多空分界線以上,反映經濟由疲軟走向熱絡。
資金倒是有退潮跡象,早先新台幣在1月3日出現32.36兌1美元價位,3月1日已來到30.62兌1美元,為2015年6月22日以來高點,升值幅度達5.38%,近年罕見,如此一趨勢不變,出口廠商未避險,可能出現嚴重匯損,加上正處營運淡季,季報公布將是上半年的大利空。如今因Fed升息可能性遽增,外資退場觀望,新台幣轉升為貶,回到31兌1美元關卡,由於台灣央行在3月的理監事會議升息機率不大,因此新台幣走勢可能持續疲軟,雖然資金行情降溫,但季報風險減少,未嘗不是好事。
這波台股急行軍,由去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後的8,879點起漲,2月時攻抵9,869點,漲幅11.1%,距投資人又愛又怕的「萬點關卡」只差131點,目前股市回檔修正,陸續跌破10日線和月線,意味短線漲勢暫告一段落,不過由於季線在9,423點、半年線在9,294點、年線在8,992點,中長期多頭排列仍然存在,多頭只是休息後再出發。本波曾2月2日在9,413~9,521點間震盪,放出1,479億元成交量,可視為換手區,搭配季線處於上升狀態,9,500點上下為下檔初步支撐。
投資策略上仍可維持高水位持股,只是持股必須精挑細選。一再強調的中小型股仍是盤面活躍重心,今年以來台積電、台塑、中鋼、富邦金等藍籌股不動如山,除了淡季效應,也和本波趨勢有關,中型100 ETF今年以來到3月3日止漲幅7.2%,以中小型股為主的櫃買中心指數漲幅達7.2%,均超越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的漲幅4.2%,更領先台灣50 ETF的0.4%漲幅,方向非常明顯。所以,這次的中段修正,提供投資者逢低進場契機,可以鎖定中小型股布局,特別是蘋概股,在新iPhone上市前,還有營收成長的好消息可以期待。
其次,低基期產業亦是黑馬,但集中在「高轉機」的類股。如元月以來,紙類股漲幅達43.9%,題材從紙漿、工業用紙漲價,到出售轉投資獲利,漲勢凶猛,因為產業長期處於谷底,法人和散戶著墨不多,基本面因素加上籌碼乾淨,股價看回不回;電線電纜股也有16.6%的漲幅,市場端出銅價大漲,轉投資獲利加上高殖利率的利多,帶動買盤推升,值得提醒的是,股價漲多基期墊高,風險自然增加,可延續此一趨勢留意電子上游、橡膠、紡織等族群的轉機訴求。
2017-03-04 03:49:26 經濟日報 林成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