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看對了,但是漲不多! 」這種經驗相信不少朋友都曾經感受過。常常好不容易等到一波行情,再從1,000多檔股票挑出自己看好的潛力股,結果這檔股票漲了,但是漲勢不乾不脆,螢幕上的強勢股可能漲5%,甚至於漲停板,自己的黑馬股只漲個1%、2%,心裡總是浮現: 「如果能夠多漲一點,該有多好。」的感嘆。

權證,具備有「放大」漲跌幅度的效用。權證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實質槓桿」(或有效槓桿),它的意義是:當標的股票漲跌1%時,權證價格變化的倍數。也就是,一檔股票如果當天上漲1%,連結它的認購權證漲幅通常會至少漲3%,有時候還會漲到15%,超過股票漲停板漲幅,這種放大效果是非常驚人的。當然,相對的風險也高;反過來說,如果持有的是認售權證,可能出現狀況是標的股票漲1%,但權證的跌幅少則3%、多則15%。

如何知道報酬率會被放大多少呢?投資人在券商網站可找到「實質槓桿」欄位;另外,「Delta」,也是用來衡量當標的股票變動1元時,所連結權證商品的權利金變化。

權證的實際槓桿比率並非固定值,價內的權證Delta較高,跟隨股價變動較得敏感,價外的權證Delta較低,投資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操作習性的權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權證投資 實質槓桿 Delta
    全站熱搜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