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操作 :
2月3日到2月22日共16個交易日,股市在22,500~23,700區間波動,較先前震盪的空間更小,似乎有即將變盤的跡象,往上或往下,可能都有千點以上的行情。
對ETF投資者來說,可能會感覺自己的資產沒有帶大變化,然而,對專注在個股操作者來說,是有利可圖。
這段時間最大的特色是弱勢個股減少,強勢股有換人做做看的味道,我在調整後,波段操作持股滿水位,也就是9成以上,主要操作對象如下 :
- 買進或加碼族群包括 :
資訊服務、數位轉型、IC設計、運動連鎖、咖啡烘焙、強固型工業電腦、塑膠射出、光固化材料、戶外鞋代工、電競筆電、中國科技ETF、直播、生物相似藥、黏扣帶織帶、水泥電力、USB控制IC設計。
- 賣出或減碼族群包括 :
衛浴設備。
由於原有投資組合出現漲多跌少的跡象,也就是大盤漲的時候能漲,跌的時候抗跌小跌,代表投資持股方向正確,因此逐步將持股水位拉升,直到波段操作接近滿水位,這大概已經一段時間沒有出現了。
已經出場,提供正貢獻值得一提的個股為 :
凱薩衛(1817,衛浴設備),這檔個股已經持有一段時間,本想等它的新產品發酵,後因螺絲大廠世豐宣布,將公開收購凱撒衛的20%股份,收購期間為2月10日至3月5日,收購價格為每股51元,思考後,考量到資金運用效率,先獲利出場。
值得思考的事 : Deep Seek帶來的省思
去年(2024年)12月,我在操作紀實中提過,”投資時必須思考的事 : 2025年投資需要的”低基期” 是這樣.......”。
我特別強調,2025年投資需要”低基期”,也舉例說明,目前看起來,”基期高低”確實影響的投資主軸,舉例說明 :
年初,就發現中國的Deep Seek V3模型似乎不容小覷,搜尋一下,似乎沒有特別深入討論的資訊,和投資界的友人也交換意見,多半沒有特別的看法。
由於有2022年低估人工智慧潛力的慘痛經驗,於是自己繼續研究,歸納出一個初步想法 : 「AI模型代有才人出,應用將會更快普及」,重點在邊緣AI和AI代理,受惠的次產業不少,其中工業電腦和資訊服務因為基期低可增加關注。
原本因為看好工業電腦的復甦,過年前,少數持股就包含工業電腦、POS系統等個股,因此,也沒有過度擔心錯失行情,只是決定增加一些資訊服務數位轉型的公司。
元月20日,Deep Seek的開源推理大模型 R1登場,一陣混亂,美股重挫,隨著人們消化相關資訊,市場也逐漸穩定。
2月3日開紅盤後,按照原有計畫,增持資服族群,隨著盤勢演進,再增加一些符合選股條件的企業,構成投資組合。
現在觀察,今年以來,工業電腦和資訊服務是盤面焦點;基期和估值處於低檔的陸港股漲幅在國際股市中也一馬當先,看起來,Deep Seek扮演了點火的角色。
值得留意的是,這並不代表現在的情況會持續。因為從產業來說,AI正在成長,持續會有更強更大的模型問世;而低估的產業、市場上漲後,逐漸不再低估,資金往何處流動,是下一個留意的方向。
我選擇幾個可能趨勢加碼,放在本文第四段,”最新操作”供參考。
(以上內容為個人經驗分享,僅供參考,非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