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在開始,不必急於追價,也不用馬上減碼,而是設定好每檔個股的停利()點,並記得未來切實執行。

 

5月下旬啟動的這波多頭確實強勁,有參與的投資者多少都有所獲利,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其中又以「AI概念股」最為凶猛,大多數的人(包括我自己)都不是從頭抱到尾,看起來很可惜。

 

然而,必須要提醒的是,即使是最強的「生成式AI概念股」,也會有休息整理的時刻,我先前提及最近電子業確實有些急單(詳見https://reurl.cc/o7XZLv),但是否能持續有待觀察。

 

7月起到814日,上市櫃企業的重頭戲是公布半年報,目前看來不容易有太多驚喜,展望的部分或有些見底的跡象和好消息,但是股價已多有反映。

 

回想起兩年前的大多頭,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滾量上漲,不到一年的時間漲幅數倍,周遭沒有買到或從頭抱到尾的朋友都覺得很可惜,買到賺到的朋友都很開心自己賺到錢。

 

如今回顧,當年買到貨櫃三雄的人不一定發大財,沒買到的也不一定賺不到錢。

 

當然,離場太早,就會少賺,離場太晚,就會侵蝕獲利,這一直是所有投資者要修練的事情。

 

關鍵在於 : 設好警報,當號角響起,就要減碼離場。

 

必須強調的是,我仍舊認為人工智慧會是長期多頭的重心,只是,短線上,當震盪可能發生還是必須控制風險。

 

或許有人會想,既然是長多,何必要短線進出 ?

 

這樣想也有道理,也有不少從頭到尾抱緊持股後來大賺的例子。

 

不過,現在大漲的個股,不一定會是最後成功的企業,以後會成功的公司,現在可能還沒有冒出頭。

 

1995年至2001年間的網路泡沫期,一開始市場焦點是在Yahoo、美國線上、網景(Netscape)等企業,而現在的科技巨擘GoogleMetaAmazon當時還是小公司,甚至於尚未成立。

 

如果「生成式AI」真的能改變人類的生活,會有很多的應用、好幾年的時間發展,只要準備好,絕對有很多的投資機會。

 

因此,回到本文一開始要強調的重點,不必急於追價,也不用馬上減碼,而是設定好停利()點,並切實執行。

 

舉例來說,一進場,設好停損點,股價一漲,就把停損點提高到成本價,避免獲利被吃掉,股價再漲,就再提高停損點變成停利點,一破就減碼或出場。

 

在市場要長久生存讓財富日漸增加,就必須在股價波浪潮中賺到並保住一定的獲利,然後繼續做好下一次進場的準備。

 

(以上為個人經驗分享,僅供參考,非為投資建議)

arrow
arrow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