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未來重要的事 :

這波何時該減碼 ? 何時該下車 ?

很多投資人常把操作重點放在選股,也就是找「明牌」,卻發現短期或有斬獲,長期卻對提升績效效果不彰。

原因是投資是由不同面向構成,項目包括 : 資產配置、持股水位、選股、風險管理(警訊設定、判別)、進出場交易,到檢討改進等,其實「選股」只是中間的一個項目。

這一連串的SOP講起來要花一些時間,所以,我開始寫操作紀實這系列文章,分享自己的操作實務,特別是投資中間思考和因應的過程,例如看對怎麼做,看錯又該怎麼做。

如同前文,我已經將持股加到7成以上,現在的重點是  風險管理

 

投資老手常講一句話 : 「會買是徒弟,會賣才是師父」,獲利如何出場,出太早少賺,出太晚侵蝕原有報酬率。

 

我自己賣股票有不同的考量原則 :

 

首先,必須先釐清,自己的資產中,那些是長期部位,那些是波段操作,那些是做短線。

 

基本上,長線部位會調整多是來自基本面的因素,波段和短線操作則偏重技術面。

 

例如 : 先前曾經提到,我在2022年曾經減碼長期持股,主因是來自景氣惡化以及資金緊俏,這一部分出脫後,至今尚未大幅回補。

 

這些長期持股有的持股超過十年,當年我擔任金融機構經理人時,二等親的持股都必須申報並說明原因,因此,幾乎完全停止。

 

離職後可以自由進出,開始積極挑選一些個股長期投資,領取股息,這種策略後來被稱為「存股」。

 

由於長期持有的關係,有些個股上漲加上配息成本很低,去年決定減碼這些長期持股的原因是「比較」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2022年經濟下行,這些個股業績面臨挑戰,所以,2023年配發的股利也可能不如預期。

 

這種情況以前也曾發生過,2011年的歐債危機、2015年中國股災,都有類似的情況,但是,我都不曾調整過長期持股。

 

然而,這次(2022年以來)不一樣的是,股價在高檔開始修正,業績展望模糊不清,利率卻上揚的又急又快,同樣是領取穩健的報酬,提錢還貸款或著放在固定收益工具風險會更低。

 

因此,決定減碼部分長期持股,也付諸實行。

 

其次,近期的波段和短線操作,由於偏重技術面,我的原則是 : 買進每一檔個股,一定也對這檔個股設下至少一道以上的停利()價格,一跌破就減碼,控制風險。

 

再者,也由大環境設立降低持股水位警報。主要的觀察重點包括 : 美股持續創新低、新台幣持續趨貶創新低、債券殖利率異常波動、指標股持續轉弱等。

 

目前,台股有初步警訊。即美國道瓊、標普五百、費城半導體已有三項指數破月線,僅那斯達克破月線後又收上去、新台幣弱勢、債券殖利率走高等。

 

因此,現階段雖然投資組合表現還可以,我並未將持股水位加到9成,而是考慮調降持股水位到5成或更低。

(以上為個人經驗分享,僅供參考,非為投資建議)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vin_The_Great 的頭像
    Kevin_The_Great

    林成蔭 投資密碼 Kevin's Code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