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盤勢分析: 季節,進入多雨的寒冬,景氣,也是一樣。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公布的 12月製造業指數為54.1%,不但低於11月的59.3%和市場的預估值57.9%,也創下2016年11月(53.4)以來新低,降溫速度很快;歐元區12月Makit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終值為51.4,雖然仍高於多空分界的50%,但是這數據為2016年2月以來低點,且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也是下滑;只有日本12月份製造業PMI終值為52.6%,尚屬穩健。

美股補跌,道瓊指數由歷史高點下滑最高跌19.44%,按照華爾街定義,跌幅未達20%,尚未轉空,不過,標普五百指數最大跌幅達20.2%,那斯達克指數最大跌幅23.89%,費城半導體指數更達27.16%,德國的法蘭克福指數最大跌幅24.4%,亞洲先進國家日本日經指數最大跌幅22.5%,均已「由牛轉熊」,進入空頭市場的範疇。

中國景氣則是更低迷,官方12月製造業PMI為49.4,為2016年7月以來首次跌破50的榮枯分界線;民間的12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為49.7,則是2017年6月以來首度破50,比較特殊的是服務業PMI倒是創了六個月以來新高,應是政策刺激產生效果,是否能力挽狂瀾,仍有待觀察。

台灣的數據如本欄提及的趨勢,持續下行。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公布的數據,去年12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為44.8%,是2012年7月指數創編以來最快的緊縮速度,值得留意的是,六大產業只有食品暨紡織對未來六個月景氣狀況看法持平,其餘五大產業電子暨光學、基礎原物料、電力暨機械設備、化學暨生技醫療與交通工具看法都保守。

差堪告慰的是,12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1.6%,仍在擴張期,但年節旺季過後是否仍可維持,是個疑問。受訪的八大產業對未來六個月景氣狀況看法有七大產業呈現緊縮,僅資訊暨通訊傳播業回報為擴張,短期內,景氣要復甦難度頗高。

台灣加權指數由去年的11,270高點到上周五創下的9,319點跌幅為17.31%,尚未正式進入熊市,但佔市值比重近半的電子指數,指標股台積電、大立光、鴻海等,已經進入空方,預估將調整一段時間。

操作建議:

這次景氣陡降的原因,除了擴張期已經持續一段時間,循環終究會告一段落外,美中貿易戰引起企業投資觀望和消費者縮手亦是元凶,由於需求不會消失,只是遞延或移轉,如有情勢和緩的訊息傳出,則收縮期會縮短,或著下滑幅度可縮減。

因此,本周觀察重點,將是1月7-8日在北京舉行的美中副部長級貿易談判,預期雙方氣氛有所和緩,只是要達成突破性協議不是件容易的事,真正的重心在「川習會」訂下的3月1日期限之前,雙方舉行更大規模的會談,或即使未有結論,安排延長談判時間展現誠意,股市可望出現中級反彈,在此之前,不妨先行觀望,以較大的比例配置在固定收益即可。

(工商時報)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vin_The_Great 的頭像
    Kevin_The_Great

    林成蔭 投資密碼 Kevin's Code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