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盤勢分析: 國際貿爭端的負面效應開始浮現,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9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為50.8%,較原預估的 51.2%為低,也低於前一次的數據 51.3%,民間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財新製造業9月PMI則為50%,雖然仍處於景氣擴張的分界線50%以上,但「動能趨緩」跡象浮現。

 

台灣的景氣力道亦降溫,中經院公布的9月製造業PMI指數為53.9%,是2017年2月以來最慢,令人意外的是全體製造業之未來6個月的景氣狀況指數為47.6%,這是維持連續30個月的擴張後首度緊縮,其中電子暨光學、化學暨生技醫療與食品暨紡織等產業維持正向的數值,不過,基礎原物料、電力暨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等產業則看法保守。

9月份的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則是50.8%,全體非製造業之未來6個月景氣狀況指數為44.8%,已連續3個月呈現緊縮,其中包括住宿餐飲、金融保險、批發、運輸倉儲、零售與教育暨專業科學等產業看淡,僅營造暨不動產業認為進入擴張,資訊暨通訊傳播業認為持平。

由於正值傳統旺季,此一調查結果並不尋常,透露出貿易戰已然牽動景氣,對廠商而言充滿不確定性,如這個爭端持續下去,極可能壓抑到本波的景氣未來發展。

美國聯準會(Fed)在9月如預期升息一碼後,根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數據,12月19日的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後有78.8%的機率繼續升息,如有變卦,可能是景氣復甦力道漸弱的另一個徵兆。

幸而金融市場仍有活力,美元如本欄先前指出「應強未強」,給了備受壓抑的新興市場出現程度不一的彈升,新台幣匯率在八中旬見到30.87兌一美元的價位後,即未再貶值,9月份反向升值0.58%,10月的第一個交易日繼續升值0.03%,資金呈現回流跡象,指數也收上11,000關卡。

外資本波賣壓在7月16日暫告一段落,此後截至10月1日為止,總共買超金額達新台幣1,357億元,當市場還在憂慮土耳其和阿根廷是否引起新興市場風暴之際,已經默默回籠,在12月前仍有回補行情可以期待。

操作建議:

中長線牛市不變,為預防變數干擾,可以7成多單與酌量避險部位應對。

外資本波買超以金融股為主,應是停泊資金或著眼於升息趨勢,由於台灣的通膨率仍不明顯,央行並未於本次理監事會議升息,市場甚至於評估,年底升息的機率也不大,果真如此,如兆豐金擁有的美元資產占總資產約3分之1,中信金具備較高的海外放款比重均為Fed升息受惠者,其次,逾百年歷史的上海商銀即將掛牌,也將對銀行股產生比價效應。

蘋果發表會後,相關供應鏈短期利多出盡,大立光、可成、鴻海等股價進入修正,只有台積電走勢較抗跌,惟目前銷售狀況隨款式不同互有高低整體仍熱絡,考慮10月還有平價款iPhone開始預購,以及可能舉行的筆電、iPad發表會,可留意蘋概股落底時機。

(工商時報)

arrow
arrow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