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盤勢分析: 第1季已經過去,4月進入第2季,股市行情漲跌沒有明顯趨勢,和去年的扶搖直上的牛市走法大不相同,究竟本波多頭是否告一段落,行情反轉可能性激增?

 

每個月月初,主要國家陸續公布製造業與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可作為參考指標,目前全球景氣仍處於擴張期,股市漲多,震盪難免,特別是近期通貨膨脹隱然若現,美中貿易戰的發展也還有待觀察,不過,在未出現迅速惡化的數據前,長期多頭行情仍可期待。

中國3月官方製造業PMI為51.5,較2月上升1.2個百分點,遠優於預期,雖財新與Markit聯合公布的製造業PMI為51,較2月的51.6和市場估計值為低,但製造業仍在轉強態勢。

日本3月製造業PMI為53.1,較2月走滑,成長但趨緩,仍維持在50的多空分界線,接下來須關注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如無太大變化,ISM製造業PMI與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也應在50以上,只是幅度的大小區別。

台灣則傳出佳音,3月台灣製造業PMI大幅走高至 63.6,雖然2月春節營業天數較少,低基期效應使得3月新增訂單與生產數量大增,且全體製造業對未來6個月景氣狀況皆是正向看待;再者,3月非製造NMI來到54.4,是連續第13個月呈現擴張,對未來6個月景氣,有六大產業呈現擴張,可是住宿餐飲業與零售業則看法保守,整體持續呈現「外熱內溫」的情形。

上市櫃企業已公布去年財報,其中上市公司淨利為2.06兆元,年成長17.7%,展現出台灣經濟正處於擴張期的特色,今年上市公司整體獲利應可望達到2.2兆元,基本面正是股市的支撐。

因清明長假將至,本周僅2個交易日,這是對投資人信心最佳測試,依以往經驗,賣壓提前出籠,加上上周外資單周賣超達263億元,加權指數卻能站回季線之上,這種抱股過節的買盤以長期投資的本土法人如保險業者等為主,有利於籌碼沉澱。

操作建議:

既然長期多頭趨勢不變,投資組合仍可維持七成持股,值得留意的是,產業有「上肥下瘦」的現象。

從企業財報可歸納出,在產業供應鏈上游的個股如半導體、面板、塑化、紡織原物料等獲利較多優於法人預期,這個上游優於下游的環境將延伸到今年。

例如半導體需求仍暢旺,台積電、日月光、京元電等業績淡季不淡,惟密碼貨幣在第1季價格大幅下滑,是否衝擊到第2季的高速運算需求,將是觀察重點;塑化紡織上游等產業因油價墊高加上需求浮現,台塑、遠東新、台南紡織等上游業者具備產品毛利擴大的契機。

另多次提及的生技醫療族群默默轉強,除新藥以外,血糖計、保健食品等具備中小型股活潑股性,是盤整期可著墨之處;美國升息趨勢不變,對美元存放款業務高的銀行業者可注意,且資本市場轉佳,投資利得亦是水漲船高。

中下游企業如電子和成衣代工、手機和汽車零組件等公司,浮現主力產品需求不如預期、新台幣匯率單季升值造成匯損,原物料漲價侵蝕毛利率等問題,是否影響4月起公布的第1季季報,須加以密切追蹤。

(工商時報)

arrow
arrow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