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股市已成為景氣行情帶動的「有基之彈」,因此逢回可再加碼承接,還是只是熱錢湧入的「無基之彈」,隨時準備打了就跑?

讓數據說話。每個月一開始,世界各國陸續公布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這個數據以50作為強弱分界點,當指數高於50時,代表經濟擴張的訊號,可做為景氣趨勢研判的確認。全球最新公布的製造業PMI指數為51.0,不算高,意味全球製造業雖仍成長但不夠強勁,非製造業或服務業PMI指數持平於51.3,維持小幅擴張,綜合觀察,製造業因季節性需求回溫,但服務業卻因需求不足而偏弱,世界景氣仍是處於「65分的微弱成長」。

再細分,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的製造業PMI為52.6,不如市場預期的52.7,非製造業PMI為55.5,也較經濟學家預估的56低;中國官方製造業PMI為49.9,跌破50榮枯線,可是財新製造業PMI則由48.6大幅升至50.6,是今年2月以來的止跌回升,官方非製造業PMI為53.9較上月上升0.2,顯示中國大陸經濟轉型見到成效,這兩大強權經濟尚屬平緩。

台灣製造業PMI已連續第五個月在54左右的擴張,成長主軸仍是電子暨光學產業,其未來六個月景氣狀況指數已連續二個月維持在60.0以上,除了旺季效應,手機供應鏈開始拉貨,且去年下半年旺季不旺基期低、今年下半年趨勢向上明顯;至於和內需關係密切的非製造業PMI(NMI)為54.4,是第二個月擴張,只是業者仍保守,例如住宿餐飲、客運、休閒娛樂與旅遊業因暑假活動增加,但陸客團客減少仍是變數,房地產業者成交期拉長,可視為「顫抖式的L型復甦」,即底部已現,上揚動能不是很充沛。

對台股而言,先前提及的「九二共識」,即9,200點的多頭目標區已經不遠,技術面維持中長期均線季、年線都向上的多頭排列沒有改變,8月3日縱使指數回檔,也是力守月線,大盤呈震盪趨堅格局,惟因指數空間不大,追價者意願有限,多頭採取「個股擺中間 指數放旁邊」的推升,以避免急漲引來龐大賣壓。

合理推估,兩個族群較有表現機會,首先是電子股的中低價或中小型股,原先領軍的半導體股業績進入高原期,整理居多,晶圓代工、封測,股價多處高檔震盪,業內點火重點將轉移到具題材的中下游業者,目前市場盛傳蘋果新品發表會可能在9月12~16日,距今只有一個月,應是消息不斷,由於iPhone及Macbook新產品上市備貨需求,蘋果概念股在第3到第4季營收可望逐季增長,除了大立光、鴻海等指標股,新日興、可成、鎧勝也有機會受惠,另外,新品記憶體容量大是必然趨勢,快閃記憶體廠群聯、創見將雨露均霑。

其次,金融股漲勢落後大盤,主因央行降息利差縮小和市場波動獲利不易,下半年開始景氣回升,央行再降息機率縮小,且英國央行逾七年來首度降息,低利環境下,國際金融市場股債齊漲,金融業在投資部位和財富管理部門都有斬獲,況且除權息旺季後,股息將陸續入帳,而新台幣升值,被視為資產豐厚,但股價處於淨值上下的金控業者如富邦金、國泰金等低檔有限。(作者是財子學堂創辦人-20160806)

arrow
arrow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