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不動產投資這1-2年來逐漸成為法人和投資客的最愛,根據CBRE亞洲區研究部預測,包括大型保險業在內的亞洲法人機構,未來5年將有新台幣4.5兆元流入海外不動產。事實上,如英國倫敦、美、日不動產就是包括阿布達比投資局 (ADIA)為首的中東主權基金、歐美外資為主的國際型不動產私募基金、大陸保險業及房地產開發商等的最愛。台灣壽險公司在本地不動產可說是呼風喚雨,在利潤漸薄的情形下,紛紛相中國際不動產,因為不乏6-10%的投資報酬率,極其誘人。

 

K的理解是,投資海外不動產最大的問題是親自探勘,因為來回機票和住宿費用,也是成本,至於看房子的當地交通工具,房屋仲介會派車接送,和台灣自走到房仲門市去詢問的方式不同。

 

這個時候,Google Earth就可以派上用場。在「天命之旅:(十八) 45萬就可以當房東! 」中,曾經提及,可以善用Google Earth的優點,達成「秀才不出門,可看天下屋。」的目的,但是,光注意看自己房子,可能會忽略特定事項。

 

「高架橋、鐵路等嫌惡措施,還是要注意。」K曾經搜尋過幾間投資報酬率不錯的物件,後來發現,附近正好不是有高速公路,不然就是高架橋,可見得日本人也有部分不喜歡此種屋況,因此,屋價比較低,所以,投資報酬率比較高。

 

如附圖一,為一高級地段的投資用大廈正面圖,整棟建築物看來氣質典雅,而且綠樹如蔭,一定是租屋族的最愛;不過稍微將畫面移到側面(如附圖二),會發現,其實這間房屋是面對高架橋的,在風水上來說,有些人會忌諱。

日本小套房隱藏風險投影片2    

K曾經和一個朋友鍾哥討論過這個問題,鍾哥是教職人員,但對投資理財非常熱中,而且還和親友組織投資公司集資進軍日本房地產,他的理由是 : 「太便宜」,聽完他分享的親友,也都一起入股,準備好好削一波,鍾哥下手很猛,只要投資報酬率在10%以上的物件,他都有興趣,可以說從北海道札幌,買到九州福岡,只恨錢不夠多。

 

鍾哥對嫌惡設施的看法完全和K相反,他聽完K的憂慮後,撇撇嘴,不以為然的說「只要有人租,你是房東就賺錢,而且投資報酬率還比較高,日本很多人不敢買房子,只好用租的,你替他煩惱甚麼?

 

「這樣說是沒錯,但是,萬一房客不續約怎麼辦?我們就少收房租了。」K年輕太衝,曾經虧光過積蓄,從此以後,走穩健路線,不冒太大的風險。

 

「日本小套房都是找代管公司,我們每個月付他們錢,收租、招租、整修都是他們應該盡的義務,我們只要把心思放在挑選好物件就可以啦,我要去大阪啦。」鍾哥拋下他的意見,又去「三天兩夜自由行」,買屋,順便看屋,準備當個快樂的包租公。

 

話雖如此,K還是覺得要小心,如果地點實在不好,租不出去好幾個月,那麻煩可就大了,因此,K習慣在Google地圖的地址上,前後左右,甚至於上下都看,嘗試感受一下如果親臨現場的感覺,代替無法到場勘查的遺憾,真的要去看,等到簽約當天還是看的到,真的不滿意可以拒簽,頂多仲介臉色都會不好看,對方屋主也不會來,因為都是仲介代替簽約。

 

「換成我也會小心一點。」聽完K轉述鍾哥的意見後,小黃這麼說,「我們也不是好野人,只是錢不多,又想當包租公,但是,一個不小心,美夢就破碎,租不出去是包租公最大的風險,寧可一開始就挑好地點,無論降點價格就很好租,風險才會低。」

 

「看法雷同很好,下來,輪到我提醒你,還有兩個條件,快點說了吧!K趁機逼供。

 

「好吧,下一個是……….

 

l   原來,不分海內外,其實,投資有些邏輯是相通的,房地產是人居住的地方,不同國家的人種,喜歡或討厭的房子竟然類似真是有趣,「投資人K的天命之旅」第二十六篇繼續和各位朋友分享 : 比安全多一點冒險,但比冒險多一點安全的投資之路!

arrow
arrow

    Kevin_The_Gre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